一塊披薩剛出爐,木火燒制蓬松的面餅,奶酪的香甜和香草的味道撲鼻而來,口水要流出來時,拿起一塊冒著熱氣的披薩,咬上一口,感受奶酪綿密的口感,香脆的餅皮,薄薄的一層番茄醬,emmmmmm,馬蘇里拉奶酪和各種配料的味道與你的味蕾碰撞,真是再幸福不過了。
咬一口奶酪,拉長,看著奶酪越來越長,然后拉斷它,一口一口咬下去,多么美味??!
接著是第二口,第三口,狼吞虎咽完這一塊之后,繼續(xù)拿起下一片,還是很美味。然后第三片,第四片……你的熱情逐漸減弱,直到最后你完全不想再吃了,甚至還會剩下吃了一半的東西。
你打了一個又一個飽嗝,身子向后仰,肚子像早晨的太陽一樣從桌子后面升起來。
“哎呀!”你拍著肚子叫道:“真是撐死了,我一口也吃不下了!”
“你確定?”我開玩笑地問道:“要不要來點甜點?”
“甜點?”你的眼睛又睜大了,輕咳一聲,然后咧嘴一笑:“嗯,那還是可以吃一點甜點的!”事實上,當我拿來濃郁美味的巧克力蛋糕之后,你可以迅速解決掉它。
但是怎么可能呢?既然你吃飽了怎么還能吃下蛋糕呢?你是否有一個專門的甜點胃可以在吃飽的時候吃下甜點?
事實證明,醫(yī)學雜志上確實有篇文章論證了這種“甜點胃”的存在。但注意,“甜點胃”只是科學家們的幽默說法,實際上,“甜點胃”是不存在的,總是可以吃下甜點的原因另有解釋。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什么是飽腹感?
你怎么知道你什么時候吃飽了?這當然不是因為食物在你體內(nèi)堆積得如此之高,以至于它從你的喉嚨里滿出來,一定有其他機制。這種機制可能在你的大腦中,因為大腦可以控制幾乎所有身體功能。事實確實如此,你的大腦中確實有一種飽腹感(satiety)計。
身體內(nèi)部真正的飽腹感充滿了血液和柔軟的器官,是你大腦的一部分。具體來說,它位于大腦的下丘腦部分,除其他功能外,它還充當饑餓的控制中心。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當你狼吞虎咽地吃披薩時,食物會通過你的嘴沿著食道向下移動,最終落入你的胃里。隨著你吃得越來越多,披薩糊開始填滿你的胃,胃會膨脹,然后被周圍的牽張感受器(stretch receptor)檢測到。然后牽張感受器通過迷走神經(jīng)向下丘腦發(fā)送信號。當信號到達下丘腦時,它們會移動飽腹感計上的指針:
如果繼續(xù)進食,飽腹感計上的指針會繼續(xù)移動。最終,如果放縱自己只靠牽張感受器的作用,你的胃里會塞滿食物,尖叫著:“快停下吧,老天爺!別只顧著吃了,你已經(jīng)吃飽了,胃都快炸掉了,裝不下其他的東西了!”
如果已經(jīng)撐到這一步了,你實際上已經(jīng)什么東西都吃不下去了。你也不會吃甜點,因為你的胃真的是一點空間都沒了!
然而,正如你我都知道的那樣,你通常還能吃下甜點。原因很簡單:在你的飽腹感計上的指針指向最大值之前,你會停下吃東西。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除了一般的飽腹感之外,你的大腦中還有一整套額外的儀表來測量感官特異性飽腹感(sensory-specific satiety )。
所以什么是感官特異性飽腹感?
食物具有感官特性:甜、咸、脆、油、滑、辣、耐嚼、嫩、酸、熱、冷、油膩、多汁、酥、脆等等。對于每一個感官特性,你都有一個特定的飽腹感計。也就是說,你的大腦不僅會記錄你的胃有多飽,還會測量你吃了多少油膩的食物、吃了多少咸的食物、吃了多少甜的食物等等:
所以,當你吃披薩吃飽了的時候,通常不是因為你真的吃了很多東西。相反,這是因為你大腦中特定的感官飽腹感計量器告訴你,你已經(jīng)吃了足夠多(F)的油膩和咸味食物(或者披薩的其他特異性感覺):
換句話說,你停止吃披薩是因為你的大腦已經(jīng)厭倦了具有披薩類似特性的食物。
然而,如果你突然看到一種完全不同的食物,比如巧克力蛋糕,它的感官特性與比薩毫無關系,那么你的胃口就會突然恢復。畢竟,你的甜度計的指針仍然是“空的(E)”,你的肚子里實際上還有一點空間:
所以你伸手去拿那個蛋糕,嘗一勺,然后一勺,再一勺,直到你的感官飽腹感計告訴你“好吧,你這個小蛋糕愛好者,甜的巧克力食物已經(jīng)夠了。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胃放松讓你吃得更多
除了感官上的飽腹感之外,在剛剛吃完六片披薩、還能吃下一塊蛋糕的不可思議的行為背后,還有一個額外的原因:你的胃確實為更多食物騰出了空間。胃是由肌肉壁組成的,當你的大腦期待新的食物時,它會向你的胃發(fā)出一個放松的命令。
你的胃在收到這個命令后,會像一條從深海浮出水面的大頭魚一樣放松和膨脹,它確實增加了體積以容納更多食物。所以,在你偷偷地松開自己的腰帶的同時,你的胃也悄悄做了同樣的事情。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感官特異性飽腹感讓你暴飲暴食
與熊貓不同,人類不只靠一種食物生存。我們是雜食動物,如果整天啃竹子而不吃別的東西,我們會死。我們需要多樣化的飲食來保持我們健康所需的所有營養(yǎng)素。因此,我們起源于進化出感官特異性飽腹感的穴居人是有道理的。我的意思是,那些只吃一種食物的穴居人可能死于營養(yǎng)不良,而有著感官特異性飽腹感的人們繁衍生息,才有了我們這些后代。
事實上,感官特異性飽腹感對我們來說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完全是潛意識的(subconscious)。我們知道這一點,因為即使在患有健忘癥并且不記得他們最后一餐是什么——或者他們是否已經(jīng)吃過飯的人身上,它也是可以體現(xiàn)的。讓健忘癥患者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三明治,然后等他們忘記剛才吃了什么之后,為他們提供第二頓飯。他們不記得第一頓飯吃了什么,但如果再吃三明治,會比其他感官的東西吃得少得多,比如餅干、蛋糕或酸奶。
作為潛意識,特定的飽腹感似乎應該保護我們免于吃太多同類型的食物。然而,情況并非完全如此。事實證明,我們的大腦很容易被愚弄。
在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讓測試人員吃顏色相同的聰明豆——比如說紅色。然后,不久之后,他們給了他們更多的聰明豆。當然這些的味道、質地和氣味都相同,但奇怪的是,在吃第二份聰明豆時,測試者們吃其他顏色的比紅色的要多。
他們的感官特異性飽腹感計被人造食用色素愚弄了。
原因很明顯,自然界中具有不同顏色的相同食物不是容易發(fā)生的事情。我們的祖先穿過稀樹草原,偶然發(fā)現(xiàn)一棵圣誕樹,它的果實顏色并不會像一盒蠟筆一樣多變。
因此,我們的大腦假設,如果某樣東西有不同的顏色,它也將具有不同的營養(yǎng)價值。因此,當我們看到彩虹色的聰明豆、彩虹糖、甜甜圈和裝滿冰淇淋的盤子時,我們會比實際情況更餓。我們的大腦看到這一切說:“哦,最好保持饑餓,這樣我們才能從每種顏色中獲取營養(yǎng)!”
但合成色素遠不是現(xiàn)代食品中導致我們暴飲暴食傾向的唯一的因素。
不像我們的祖先只能吃當季或腌制的東西,我們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吃任何想吃的東西。所以我們不太可能對食物感到厭煩,因此我們傾向于吃得更多。
更糟糕的是,工業(yè)垃圾食品經(jīng)過專門設計,具有各種質地、口味和顏色,以盡可能刺激我們的味蕾。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想想吧。蘋果沒有奶油核,香蕉沒有脆皮,生黃瓜沒有鹽和鮮味。但是工業(yè)垃圾食品呢?它們浸透了鹽、糖、脂肪和味精,食物本身和包裹它的塑料包裝一樣色彩繽紛。當你把它塞進嘴里時,你會同時感受到松脆、絲滑、嚼勁和柔軟質地的味覺爆炸,體會到各種口味——這些都可以在一次吃下的食物體驗中感受到。由于這些多樣性,感官特異性飽腹感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發(fā)揮作用,也因此我們吃得會更多。
感官特異性飽腹感能幫助你少吃嗎?
你能吃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大腦對你面前的食物厭倦的速度。鑒于此,有沒有辦法確保你的大腦更快地感到無聊,這樣你就不會吃得那么多?嗯,是的,有!為了確保你的感官特異性飽腹感更快出現(xiàn),這里有一些建議。
首先,避開自助餐。自助餐中提供的種類太多了,即使你的目標不是讓餐館老板破產(chǎn),你也會比平時吃得更多。
其次,不要使用醬汁和其他調(diào)味品?;蛘咧辽?,堅持使用一種調(diào)味品或醬汁。因為如果你先端上一盤加番茄醬的炸薯條,然后再端上一盤蘸蛋黃醬的炸薯條,你會比只蘸番茄醬或蛋黃醬吃得更多。
第三,小口吃。收起你的大勺子,用茶匙或筷子吃飯。正如研究表明的那樣,一口大小和啜飲量都會影響你的飽腹感,較小的一口或啜飲量會讓你在攝入很少食物的同時有飽腹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感官特異性的飽腹感并不能衡量有多少特定食物進入了你的胃,而是衡量你吃了多少口。
最后,慢慢吃,不要狼吞虎咽。這會延長你對所吃食物的口腔暴露時間,并且你會因為厭倦而不會吃太多。此外,通過慢慢吃飯,你可以讓其他機制發(fā)揮作用,阻止進一步塞滿你的胃,例如額外的腸道牽張感受器和大量來自腸道的化學信號。
收尾
為什么你總是可以吃下甜點?答案很簡單。這是因為在主餐吃飽之后,你實際上還能吃,但是你的大腦已經(jīng)厭倦了主餐。
但是,如果來一盤完全不同的東西——質地、顏色、味道和形狀都不同的東西——你的胃口就會立刻恢復。你的大腦認為甜點是不一樣的,它肯定含有一些你還沒有吃過的重要營養(yǎng)素。所以,為了確保你的生存,它說:“最好不要冒著營養(yǎng)不良的風險,把這個巧克力蛋糕也裝進我們的肚子里吧!”
作者:David B.Clear
翻譯:Nuor
審校:zhenni
原文鏈接:
https://medium.com/i-wanna-know/why-you-always-have-room-for-dessert-965f2c98f430
來源:中科院物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