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紹興諸暨,民警走訪時發(fā)現(xiàn),村民斯某常自夸自己燒菜好吃且有“絕招”。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斯某所謂的絕招,是他在老家種的939株罌粟。斯某稱,自己只是在燒菜時拿罌粟當味精用一下,量不多,但“兩年來一發(fā)不可收拾,愛死了這種味道”。
目前,斯某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罌粟是著名的毒品原植物,這點大家都知道。但要敲黑板的是:哪怕只想種來觀賞,也是不可以的!
不要染毒,也不要種著玩兒
罌粟(Papaver somnifera)原產(chǎn)于地中海沿岸,很早就被人們種植,根據(jù)考古遺跡的調(diào)查結(jié)果,早在7000年前就有馴化罌粟的證據(jù)。
罌粟的植物學(xué)圖畫 | Wikimedia Commons
罌粟是一年生草本,植株比較粗壯,可高達一米。它的葉子在莖上著生緊密,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鋸齒。
花集中在頂端開放,在花蕾時是下垂的,由兩枚萼片包裹其中的花瓣和花蕊,開花時萼片立即脫落,露出四枚艷麗的花瓣。由于多年來人們培育了很多品種,罌粟的花色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粉色、紅色、白色等,以紅色系為主。
罌粟的花期植株 | 劉冰
罌粟的果實是橢球形的,頂端是花柱留下來的一些突起,割取未成熟果實流出的乳汁,就可以制成鴉片。在古代,罌粟用來治療哮喘、胃病等,近代以來則逐漸發(fā)現(xiàn)了鴉片及其多種提取物的危害。如果罌粟果實一直留到成熟,其中的罌粟籽是可以食用的,還可以榨成罌粟籽油,這在歐洲某些國家是合法生產(chǎn)和食用的。
由于鴉片的多種提取物既是毒品,又能作為藥物,所以在很多國家是以嚴格的法律來約束罌粟種植的。在我國也是如此,一切未經(jīng)許可擅自種植罌粟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在歐洲一些國家還允許罌粟的種植和罌粟籽的生產(chǎn),但在中國是幾乎全部禁止的。
可能有人聽到過這樣一種民間傳言:私自種植50棵(也有說500棵的)以下罌粟并不違法。實際并上非如此,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第71條規(guī)定,未經(jīng)許可種植500棵以下罌粟的行為即是違法,最高可處拘留15日和罰款3000元。
被割破,流出漿汁的罌粟果實 | Laughlin Elkind / Wikimedia Commons
所以,讀者朋友們,如果你通過某些渠道得到罌粟種子,想自己種著玩玩的,請趁早打消這個念頭!要是有人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像新聞里的斯某種植了500棵以上的罌粟,就會觸犯《刑法》第351條,將會判處數(shù)年有期徒刑,想要把牢底坐穿的就來試試。如果你已經(jīng)非法種植了罌粟,還有一個補救辦法,就是在果實成熟前自行鏟除、銷毀,這樣可以免于處罰。
去植物園看看罌粟吧!
有人要問了,罌粟不能私自種植,可是我想看看它長什么樣子、開花漂不漂亮、結(jié)果是什么形狀,有沒有辦法呢?答案是有(下面是廣告時間)!
在我國,有一部分科研機構(gòu)、植物園、藥圃或企業(yè),在公安機關(guān)的許可下,是能夠合法種植罌粟的,比如,位于香山腳下的國家植物園(南園),也就是原來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這里每年春天都會與公安部門和海淀區(qū)禁毒委員會合作舉辦“活體罌粟禁毒展覽”,面向公眾開放。今年的展覽從4月25日開始,持續(xù)至5月31日。另外,武漢植物園也有種植罌粟。
武漢植物園里,種在籠子中的罌粟|@一尾藍鯉
還有個別企業(yè)在特許下可以種植罌粟并生產(chǎn)和銷售罌粟籽油,其中的毒品成分含量很低,并不會使人上癮。不過,榨油之前的罌粟籽是禁止銷售的,這是為了防止私人傳播和種植。
在“活體罌粟禁毒展覽”的場所,你會看到包括罌粟在內(nèi)的多種毒品原植物的活體,如麻黃(Ephedra spp.,含麻黃堿,可用于提取冰毒)、大麻(Cannabis sativa),以及罌粟的同科或同屬的近緣物種,如虞美人(Papaver rhoeas)、鬼罌粟(P. orientale)、花菱草(Eschscholzia californica)。還有不少展板對相關(guān)的毒品植物和鴉片戰(zhàn)爭的歷史進行介紹。
在花菱草或虞美人花叢中攝影的游客 | 劉冰
這里的罌粟是被嚴格保護起來的,圍在一圈柵欄之中,周圍還配備有監(jiān)控攝像頭和巡邏的保安。當然了,這并不影響你跟罌粟近距離接觸、欣賞它美麗的花朵和碩大的果實,觀察或拍照都是允許的。
被嚴密保護的罌粟 | 劉冰
罌粟的果實成熟之后,如果去掉種子和頂端突起,再曬干便可制成罌粟殼。還有人常聽到一個民間傳言,說很多飯店煮的湯、做的火鍋之類食品,是添加了罌粟殼的,人吃了會覺得格外美味,而且容易上癮。根據(jù)調(diào)查,確實有商家存在這樣的行為,這樣的不法商家應(yīng)當予以法律制裁。
但實際上,大多數(shù)商家是不會、也不敢這么做的,你如果在吃火鍋的時候撈出一個棕色、近球形的“罌粟殼”,那十有八九是常用的一種香料植物——姜科的草果(Lanxangia tsaoko)。草果在我國南部熱帶地區(qū)廣泛栽培,果實用作調(diào)料。
草果及其結(jié)構(gòu) | hkbu.edu.hk
草果植株與新鮮果實 | 劉冰
再看看真正的罌粟殼,兩者區(qū)別還是挺大的。不過,如果你發(fā)現(xiàn)商家真的在用罌粟殼,那就要立即舉報。
成熟的罌粟果實和罌粟籽 | keith ellwood / Wikimedia Commons
好了,啰嗦了這么多廢(guǎng)話(gào),想看罌粟活體植物的朋友,歡迎來國家植物園(南園)參觀毒品原植物展覽。如果你不在北京,也可以詢問當?shù)氐闹参飯@和藥圃,是否舉辦有罌粟活體展覽的禁毒教育活動?
作者:ArtemisiaLiu
本文來自物種日歷,歡迎轉(zhuǎn)發(fā)
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