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名字里帶胡的、叫番的,基本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農作物。像是我們熟知的胡蘿卜、胡桃,就是漢代張騫從海外引進的。
而番茄,自然也是舶來品。
圖源pexels
番茄的起源
番茄來自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區(qū),它的祖先是野生的醋栗番茄,這種番茄體型很小,重量僅1-2克,像一串串小葡萄。除了番茄,這片神奇的土地還孕育了辣椒、土豆等食材。
公元前500年,番茄就已經(jīng)被人類馴化。阿茲特克人(屬于印第安人)被認為是最早種植番茄的部落。
16世紀,西班牙人首次將其引入歐洲。最早,阿茲特克人種植番茄是用來食用的,西班牙人也是將番茄作為食物引進,但在歐洲其他國家,紅紅的番茄最早被人當做觀賞植物。
在當時歐洲人眼中,番茄屬某種有毒茄科植物的近親,自然也被默認身上存在毒性,加之番茄的酸會腐蝕他們的錫制餐盤,因此有關番茄有毒的傳言就此流行開來。
圖源pexels
但其實,這種說法并非毫無道理,番茄確實是有毒的,其毒性來自葉子和未成熟果實中所含的番茄堿,過量食用會使人中毒。不過如果我們吃的是成熟的番茄,自然健康又安全。
被繪畫改變的美食
引入歐洲整整兩個世紀,歐洲人始終對番茄望而卻步。
到了18世紀,歐洲較早開始食用番茄的西班牙人,將番茄和其他蔬菜一起畫到畫中,自此,一些大膽的歐洲人開始嘗試食用番茄。
18世紀末,意大利菜譜里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番茄。北美有樣學樣,19世紀后期,番茄開始在北美普遍入菜。
西班牙畫家Luis Melendez(1716年-1780年)的作品
不僅引進番茄、食用番茄,西班牙人還將番茄推廣到了整個歐洲及美洲,番茄的“走紅”,西班牙人功不可沒。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結緣中國
據(jù)記載,番茄大約是明朝萬歷年間傳入中國的,當時被稱作西番柿或蕃柿,最早通過海路從廣東等南方沿海傳入,也有從中國臺灣傳入福建的路線。
雖然傳入時間較早,但直到清末、民國初,國人才真正開始食用番茄。
在老舍寫于1935年的文章《西紅柿》里,是這樣描述番茄的:番茄過去不過是“給小孩子們拿著玩玩而已”的東西,如今“由英法大菜館而漸漸侵入中國飯鋪,連山東館子也要報一報‘番茄蝦銀(仁)兒’!”。
老舍先生雖然將當時國人追捧番茄這種洋玩意食物狠狠諷刺了一番,但不可否認,那個時候,西紅柿已經(jīng)開始在中國人的餐桌占據(jù)了重要的位置。
番茄醬:我的老家在中國
番茄的衍生品——番茄醬,很多人都以為它是歐洲國家的產(chǎn)物,身為中國人,這個時候必須要拿出文化自信,高聲地告訴世界:番茄醬來自中國!
如果大家有過在國外點餐的經(jīng)驗就會發(fā)現(xiàn),當服務員詢問是否需要番茄醬時,一般會說:“Do you need ketchup”聽了這話,不知大家心中是否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番茄醬英文是Ketchup而不是tomato sauce呢?
圖源pexels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從ketchup的起源講起?!癒etchup”這個詞在英文里最初并不是指番茄醬,而是指一種來源于中國的魚醬“ke tsiap”。
17世紀時,中國人將這種魚醬添加到菜譜中用來調味,之后“ke tsiap”又被帶到了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在那里,它的名字分別變成了kechap和ketjap。
17世紀的英國水手們發(fā)現(xiàn)了這種來自中國的美味調味料,并把它帶到了西方。
來到西方后,英國人試圖用鳳尾魚或牡蠣、蘑菇等原料來重現(xiàn)這個味道。這個時候,ketchup變成了主要由蘑菇組成的調味品。
后來,英國人將ketchup帶到了美國,在那里,極具創(chuàng)意的美國人首次將番茄加入ketchup中,于是番茄醬就這樣誕生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身兼數(shù)職的番茄醬
如今,番茄醬已經(jīng)成為風靡世界的調味品,但在19世紀30年代,番茄醬可是作為藥物存在的。
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番茄中含有的番茄紅素對于某些類型的癌癥具有預防效果,同時番茄紅素還可抑制細菌生長,是優(yōu)良的抗氧化劑。
在戰(zhàn)爭年代,番茄醬深受士兵信賴,番茄醬甚至還被濃縮成便攜藥丸出售,風靡了將近20年。
小小的番茄竟然有這么精彩的“身世”,下次吃薯條的時候,記得多要兩袋番茄醬哦~
END
審核專家:王國義,食品安全博士后。
蝌蚪五線譜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注明來源
責編/小西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