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K-9自行火炮上高原,邊境集結(jié)20萬大軍,印度又開始挑事

觀察哨
對于軍事心懷敬畏,對于文字力求嚴謹
收藏

不出所料,隨著天氣轉(zhuǎn)暖,印度人又來中印邊境挑事了。

2021年6月27日,在中印邊境沖突發(fā)生一年多后,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今天在推特上宣稱,他已啟程,開始對中印邊境所謂“拉達克”地區(qū)進行訪問。這是自今年2月中印從班公湖撤軍以來,印度國防部長首次訪問“拉達克”地區(qū)。

亞洲國際新聞報道截圖,辛格已抵達所謂“拉達克”地區(qū),開啟為期3天的訪問。視察印軍前線部隊,并參加邊境道路組織(BRO)建設的幾個基礎(chǔ)設施項目的落成典禮。同時,根據(jù)彭博社的報道,同樣在6月27日,印度向中印邊境增派了至少5萬軍隊,印度在中印邊境總共集結(jié)了大概20萬軍隊,較去年增加了40%。

這一新的戰(zhàn)略被稱為“進攻性防御”。當然,這里還有印度莫迪當局轉(zhuǎn)移國內(nèi)矛盾,增加支持率的目的。同時還要向以美國為首的四國集團中的其他成員證明,自己在“對抗中國”上還是有用的。由于今年印度疫情大爆發(fā),美國對印度的能力產(chǎn)生了深切的懷疑。

這次印度除了增加兵力,還帶來了新型裝備,比如升級了火控系統(tǒng)的T-72M1坦克和進口自韓國,印度自行生產(chǎn)的K-9“金剛”自行火炮。

用進口的以色列火控設備升級的T-72M1坦克,水平大致相當于解放軍的96A坦克

K-9“金剛”自行火炮,根據(jù)印度媒體報道,印軍至少在2021年6月份就在所謂的“拉達克”東部地區(qū)部署了“金剛”自行火炮。另外列城地區(qū)也有部署。

比起坦克,這種自行火炮更值得說道說道。

高原山地作戰(zhàn)中,炮兵十分重要,因為高原山地作戰(zhàn)實際上就是圍繞著一個個山頭進行爭奪。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奪取山頭還是防御山頭,炮兵都是陸軍最為依仗的力量。只要控制住山頭,那么在山頭上部署火炮就能控制周圍一大片區(qū)域,再加上高原空氣稀薄,火炮射程比平原地區(qū)更遠,炮兵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

印軍多次在高原地帶和巴軍交鋒,這個他們是知道的,圖為印巴對峙一線,印軍用105mm榴彈炮打平射

2017年4月韓印簽署100門K-9“金剛”自行火炮合同,前10輛韓國提供,后90輛在印度本土生產(chǎn)。2019年1月19日第一批印度自行生產(chǎn)的K-9自行火炮下線,2021年2月18日,第一百輛在印度制造的K-9“金剛-T”155mm自行火炮從印度哈吉拉的拉森&圖布羅有限防務公司(L&T)下線。雖然印度的K-9國產(chǎn)化率只有50%,更多的是個組裝工作,但是這個效率可謂相當高了,印度政府方面也很重視,把它作為“印度制造”的一個重點來宣傳。

最重要的是,你印度換裝,解放軍也沒閑著啊。

雖然K-9是個“攢貨”,但是其“攢件”都是西方大公司的優(yōu)秀產(chǎn)品。由于都是商業(yè)現(xiàn)貨,因此成車的價格可以壓得很低,性能也還不錯,又是北約編制。這也是為什么K-9在國際市場上賣得不錯的原因。

K-9作為一門標準的北約制式55倍155自行火炮,性能還是不錯的。乘員5人,戰(zhàn)斗全重47噸,炮塔和車體為鋼裝甲全焊接結(jié)構(gòu),安裝1臺1000馬力的MTU 881系列柴油發(fā)動機、美國阿里遜公司的X1100-5A3液力機械傳動裝置和液氣懸掛,最大公路速度6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450千米。

印度陸軍測試K-9“金剛-T”自行榴彈炮

該自行火炮裝有一門52倍口徑155毫米火炮和炮口測速雷達,炮塔內(nèi)安裝有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的模塊式定向系統(tǒng)、自動火控系統(tǒng)、火炮俯仰驅(qū)動裝置和炮塔回轉(zhuǎn)系統(tǒng)。該炮采用自動裝彈機,最大射速8發(fā)/分鐘,爆發(fā)射速可達到3發(fā)/15秒,持續(xù)射速為2~3發(fā)/分(1小時內(nèi))。備彈48發(fā),發(fā)射增程底排彈時射程可達到40公里,使用火箭增程底排彈時的最大射程為52千米。利用車載火控系統(tǒng),該炮可實現(xiàn)3發(fā)彈同時彈著。至少就紙面數(shù)據(jù)而言,有了K-9之后,可能也給了印度軍方自信,跑來搞事情。

但事實并沒有那么簡單。

首先就是環(huán)境適應性的問題,韓國國土面積狹小,是沒有高原高寒和高溫沙漠環(huán)境(印巴邊境地區(qū))的,這方面的車輛環(huán)境適應性如何很難說。韓國方面說是進行了針對性改裝,但是具體行不行,還得“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尤其是高原環(huán)境下的機動性,K-9重47噸,發(fā)動機1000馬力,看起來還不錯,但在5000米高原上性能如何就很不好說了。解放軍的15式輕型坦克同樣是1000馬力,重量壓倒了30多噸來保證機動性,雖然坦克和自行火炮對機動性的需求并不一致,但這是能說明在5000米以上的高原是需要多少動力冗余的。

15式跑得快那是有充足的動力冗余

PLC-181車載炮只有25噸,在高原上機動性更高

同時高原上通過性也是個問題,印度K-9一個47噸的自行火炮,比PLZ-05/05A還重,印度方面的基建水平又不高,如何保證通過性?

還有個高原射表問題,雖然說高原空氣稀薄火炮打得更遠,但是這也導致了火炮射表的變化,加上低溫導致的藥溫變化,火炮會打不準,印巴沖突就有體現(xiàn),1999年卡吉爾沖突中,印巴雙方都因為沒有5000米以上的射表而火炮失去準頭。

到目前為止,印軍仍然沒有完善的高原射表,因為需要用實彈一發(fā)一發(fā)各種條件去打出來,印度人炮彈都是進口的,沒這么多炮彈。而解放軍則有著完善的高原射表,真是用大量彈藥“堆”出來的。

天知道打了多少發(fā)打出來的射表才有這個效果,注意這是一個點幾乎同時前后兩發(fā)命中

印度的K-9印度人打過嗎?彈藥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