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讀懂膽囊的“求救信號”:這些癥狀可能預示著膽囊結石

NOEES張醫(yī)生
原創(chuàng)
航空總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yī)師,膽囊內鏡微創(chuàng)領軍者!
收藏

在眾多的膽囊疾病中,膽囊結石以其高發(fā)病率而備受關注,緊隨其后的還有膽囊炎、膽囊息肉及膽囊腺肌瘤等。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膽囊結石患者初期并無明顯不適,往往在體檢時才被意外發(fā)現(xiàn)。然而,當結石阻塞膽囊管,引發(fā)梗阻與炎癥時,一系列明顯的臨床癥狀便會浮出水面,提醒我們不可忽視膽囊的健康。

一、膽囊結石的“預警信號”

1)腹部隱痛與放射痛

右上腹的隱痛或不適感是膽囊疾病的常見前兆,這種疼痛有時可放射至右肩或后背部,尤其在進食油膩食物后癥狀加劇。膽絞痛,作為膽囊結石的標志性癥狀,雖不常見于所有患者,但其突發(fā)性、劇烈性的特點不容忽視。此外,膽囊息肉、膽囊炎等疾病也可能引起類似癥狀。

2)消化系統(tǒng)的“迷惑”

膽囊結石、膽囊息肉及膽囊炎等疾病初期,患者常出現(xiàn)類似消化不良的癥狀,如惡心、嘔吐、腹脹、食欲不振、對油膩食物產(chǎn)生厭惡等。這些癥狀往往被誤認為是胃病的表現(xiàn),從而延誤了膽囊疾病的診斷。

3)全身炎癥反應

當急性膽囊炎或膽源性胰腺炎病情惡化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全身性的炎癥反應,如乏力、寒戰(zhàn)、高熱等,這是病情危重的信號,需立即就醫(yī)。

4)膚色與鞏膜的“黃染”

膽囊結石或腫瘤若壓迫、堵塞膽總管,導致膽汁排泄受阻,膽紅素便會進入血液,引發(fā)皮膚及鞏膜變黃,即黃疸現(xiàn)象。此外,膽囊炎急性發(fā)作時也可能出現(xiàn)類似癥狀,尿液顏色也會隨之加深。

5)膽囊癌的隱蔽與顯現(xiàn)

膽囊癌多由膽囊結石演變而來,初期可能毫無癥狀,或僅表現(xiàn)為膽囊結石的典型癥狀。隨著病情進展,晚期患者可能出現(xiàn)腹脹、體重減輕、貧血、肝大,甚至黃疸、腹水等嚴重癥狀。

二、膽囊結石的深度剖析

1)成因復雜,多因素共同作用

膽囊結石的形成涉及膽汁成分變化、膽囊功能異常、飲食結構不合理及膽道感染等多方面因素。膽固醇與膽汁酸濃度比例失衡、膽汁淤積等是結石形成的關鍵。

2)高危人群需警惕

50歲以上女性、家族中有膽囊結石史者、妊娠婦女、高脂肪飲食者、肥胖者、糖尿病患者、長期禁食或依賴腸外營養(yǎng)者、肝硬化患者及溶血性貧血患者,均屬于膽囊結石的高危人群。

三、治療與預后

1)手術治療的必要性

對于符合特定條件(如腹痛頻發(fā)、結石直徑大、合并膽囊息肉等)的膽囊結石患者,手術切除膽囊是目前唯一能夠明確治愈的方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因其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特點,已成為首選術式。

2)藥物治療的局限性

鑒于膽囊結石成因復雜,目前尚無明確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市售藥物多只能暫時緩解癥狀,無法根治結石。因此,在藥物治療無效時,應及時考慮外科治療。

3)定期復查,守護健康

無論是無癥狀患者還是接受保守治療的患者,都應定期進行腹部超聲檢查,以監(jiān)測病情變化。建議無癥狀者每6至12個月復查一次,膽囊癌高危人群則需縮短至每3至6個月一次。

評論
夏龍濱
大學士級
閱讀了解了
2024-09-08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貢士級
2024-09-07
科普熊帥
進士級
已閱
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