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隨著端午節(jié)的到來,“新式”艾草花束火了。在網(wǎng)購平臺,有多款不同寓意的艾草門掛、艾草花束,價格大都在四十元到八十元,一天內(nèi)就售出上百件。有民俗學家指出,“新式”艾草花束是年輕人對“儀式感消費”的重視,年輕人在愛上艾草花束、艾草門掛的同時,也在重新愛上端午的習俗文化,用自己的審美和方式賦予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新的儀式感。
那么,艾,究竟是怎樣一種植物?它獨特的味道因何而來?又常常被用在哪些地方呢?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p>
——《浣溪沙 蘇軾》
不知不覺,田野已經(jīng)生機勃勃。在家工作的日子,不禁更加懷念往年這個時候野外夾帶著艾的清香的暖風,那種清新的味道真是聞之心懷舒暢。說到艾,我們的生活與它的交集實在是多,除了在野外的相遇,還有清明節(jié)前后用艾制成的青團、糍粑,端午節(jié)時掛的那一束艾,甚至還有制作印泥時添加的神秘材料。
艾,究竟是怎樣一種植物,能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人類愛愛愛不完呢?
艾 Artemisia argyi.
圖片來源:sophiawoodsinstitute.com
Part.1
艾的家族很大,彼此長得也很像
艾Artemisia argyi ,又稱艾蒿(爾雅,本草綱目),是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都具有濃烈香氣。
艾的主根明顯比側(cè)根繁多,常有橫臥地下的根狀莖及營養(yǎng)枝呈現(xiàn)叢生的狀態(tài)。仔細觀察其莖干、枝條、葉片正反面均被一層灰色蛛絲狀的柔毛所覆蓋。相對于香氣,人們常常忽略它在7-10月間開出的紫紅色花朵。
艾的自然分布極為廣泛,不僅遍及中國各地,俄羅斯、蒙古、朝鮮、日本等地也有它的蹤影[1]。需要注意的是,艾在野外有很多同屬的植物,并且長得很相似。人們常常會弄混淆艾 Artemisia argyi,南艾蒿 Artemisia verlotiorum,野艾蒿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中亞苦蒿Artemisia absinthium這四種常見的植物,于是,也將其統(tǒng)稱為“艾蒿”。
艾 Artemisia argyi.
南艾蒿 Artemisia verlotiorum 圖片來源:iflora
中亞苦蒿Artemisia absinthium 圖片來源:iflora
雖然這幾種植物非常相似,但通??梢愿鶕?jù)其葉片的絨毛、莖干及花朵的顏色來進行區(qū)分。
南艾蒿俗稱“紫蒿”,莖干呈紫色,通過這一點最容易與其他三種呈現(xiàn)綠色莖干的品種進行區(qū)分。南艾蒿葉片正面比較光滑呈現(xiàn)濃綠色沒有絨毛,而中亞苦蒿葉片正反面均有密致的絨毛,而艾與野艾蒿的葉片正面的絨毛比較稀疏葉片背面則極為密致。南艾蒿的花朵基部呈現(xiàn)紫紅棕色,艾的花朵為紫紅色,野艾蒿的花朵為紅褐色,中亞苦蒿的花朵則是黃色球狀。
艾 Artemisia argyi 葉片正反面及其花序
圖片來源:PPBC中國植物圖像庫
南艾蒿 Artemisia verlotiorum 葉片正反面及其花序
圖片來源:Andrea Moro
野艾蒿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葉片正反面及其花序
圖片來源:上海植物志 & PPBC中國植物圖像庫
中亞苦蒿Artemisia absinthium葉片正反面及其花序 圖片來源:Bing
Part.2
艾那種特殊的味道,從何而來?
艾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地位之高,堪稱百草之王。作為蒿屬大家族中的一員,它的生命力非常強健,處處都可發(fā)現(xiàn)它的蹤跡,所以作為食材也比較容易入手。它和中國文化的聯(lián)系還非常多,自古端午節(jié)就有懸艾的習俗,而有些地方也會在傳統(tǒng)糕點青團或者糍粑中加入艾草制成青團和艾葉粑粑。
用于制作食品的新鮮艾葉
青團
因其獨特的味道,艾也被用于各種各樣的料理和加工品,例如:艾草餅、艾草茶、艾草面包、炸艾葉等,味道都不錯。
艾葉糕點
炸艾葉,將洗凈的艾葉瀝干后裹上面粉糊油炸
那么,艾這種獨特的味道是因何而來呢?桉油酚是艾的香味來源之一,它也被稱為桉葉油素,大家也常常會在艾葉精油產(chǎn)品的成分表中見到它。
另一個香味的重要來源是側(cè)柏酮。說到側(cè)柏酮,需要注意的是,新鮮的艾草中含有一定量的側(cè)柏酮,也是艾草香味的另一大來源。側(cè)柏酮作為一種單萜烯酮,廣泛存在于側(cè)柏與艾蒿類植物中,低劑量的側(cè)柏酮可促進神經(jīng)細胞、肝細胞等細胞組織再生。但是物極必反,過高劑量的使用則非常的危險,攝入量高于45mg時會嚴重影響肝臟功能,甚至會導致精神異常和抽搐痙攣。多食容易對肝臟產(chǎn)生一定的毒害作用,對于某些敏感體質(zhì)的人來說可能更為嚴重[4]。特別是國內(nèi),用于制作食物的艾草通常采自野外,應該更加注意其用量與烹飪方法。
除了這些成分,艾草中還含有豐富的 -胡蘿卜素,每100g可食部分就含有6000 g,比煮過的菠菜含量值還要高[3]。它的維生素K含量在蔬菜中也是比較高的,其可食部分每100g含有380 g的維生素K[3]。維生素K也被稱為“止血維生素”,在體內(nèi)合成具有凝固血液作用的蛋白質(zhì)時,作為輔酶發(fā)揮其重要作用。另外,其有助于人體骨骼中鈣的沉著,有助于造就結實的骨頭和牙齒。
另外,艾草中膳食纖維的含量也很豐富,特別是不溶性膳食纖維在可食部位中每100g就含有6.9g[3]。正如其名,不溶性膳食纖維是不溶于水的食物纖維, 通過胃和腸時吸收水分膨脹,可以活躍腸的活動,有改善通便的效果。
最后,與其他植物中所含的葉綠素相比,艾草中所含的葉綠素具有更為強勁的效果,對于預防和改善貧血,疏通血管促進血液流動,減少體內(nèi)膽固醇含量,祛除人體內(nèi)有害物質(zhì),除臭、殺菌效果均比較顯著[3]。
Part.3
連章印里都有它的影子
除了傳統(tǒng)食物,艾葉還可應用于傳統(tǒng)印泥的制法中。在鳳凰衛(wèi)視《文化大觀園》中就提到,麗華齋八寶印泥就選用十公分以上艾草長絨來制配印泥。
印泥素有文房“第五寶”之稱,好的傳統(tǒng)印泥除了色澤艷麗、氣味芬芳,還具有防霉、防凍、防燥、防褪色等諸多特色。不要小看這小小一盒印泥,對“技”追求到極致時,就會達到“藝”的境界。
最開始用艾絨制作印泥純屬巧合。作為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八寶印泥相傳始于清代康熙十二年,也就是1673年,由源豐藥店的魏長安發(fā)明。源豐藥店最開始制作的是一種治療刀傷、燙傷的膏藥,由多種名貴中藥材制成。魏長安在私下里擅長繪畫書法,在一次作畫中,印泥干了無法使用,于是他隨手用同樣是紅色的八寶膏藥在畫上蓋了幾個鈐印,意外地發(fā)現(xiàn)八寶膏藥比傳統(tǒng)的蜜熬朱蓋印泥顏色更艷麗。后續(xù)他改進了印泥的制作方法,向其中加入了艾絨和朱砂,不斷改進制成了八寶印泥。
艾絨的的使用極大程度上改進了傳統(tǒng)印泥的彈性和保濕性能,使色料更容易附著在凹凸不平的印文上,改善了用印時作品中印文顏色分布不均勻和缺失等缺陷。
另一方面,在印泥之中加入艾絨,使得印泥獲得桉油酚和側(cè)柏酮等芬芳氣味,同時,還兼具抑菌作用,與印泥中其他物質(zhì)共同作用還能達到防腐防霉的效果。
麗華齋的八寶印泥
圖片來源:鳳凰衛(wèi)視《文化大觀園》
最后,對于大家常常聽說的熏艾、艾灸,目前大部分中草藥的藥理學研究還處于前期狀態(tài),其所蘊含的化學物質(zhì)對于機體的作用研究并不明晰,所以不建議大家在家中貿(mào)然使用熏艾和艾灸。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 第74卷菊科[J]. 1990.
[2] 劉巍, 劉萍, 劉薇芝, 等. 蘄艾的研究概況[J]. 中國藥師, 2011,14(10): 1531-1533.
[3] 安井明美. 日本食品標準成分表2015年版(七訂)の概要[J]. 2016.
[4] MUTO T, WATANABE T, OKAMURA M, et al. THIRTEEN-WEEK REPEATED DOSE TOXICITY STUDY OF WORMWOOD (ARTEMISIA ABSINTHIUM) EXTRACT IN RATS.[J]. Journal of Toxicological Sciences, 2003,28(5): 471-478.
[5] 文福姬, 俞慶善, 閹民燮. A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ssential Oil of Artemisia Argyis%艾葉精油化學成分研究[J]. 香料香精化妝品, 2007,000(003): 21-23.
[6] 曹玲, 于丹, 崔磊, 等. 艾葉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產(chǎn)品開發(fā)研究進展[J]. 藥物評價研究, 2018,v.41(5): 216-221.
[7] 黃美蓉. 艾葉精油浴鹽: 2014.03.26.
[8] 李曉婷, 姚晨之, 公培龍. 五種抗菌皂抗菌效果的評價%EVALUATION ON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FIVE ANTIBACTERIAL SOAPS[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3,030(8): 722-723, 726.
[9] 夏冬波. 漳州“八寶印泥”與中藥[J]. 家庭中醫(yī)藥, 2002(4): 10.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閱瑯
監(jiān)制:中國科普博覽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中國科普博覽立場
本文首發(fā)于中國科普博覽(kepubo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