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螃蟹,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
一對大鉗子圓而扁平的背甲
外加對稱的蟹腿
這就是我們眼中螃蟹的模樣
雖說眼見為實,但對于螃蟹而言,它們之中其實存在著不少“內(nèi)鬼”,因為有那么一群甲殼類動物偷偷模仿了“螃蟹”的外形,以此混入了“真螃蟹”的隊伍中,所以我們生活中一些常見或者常吃的螃蟹很多都是“假螃蟹”。
例如廣為人知的帝王蟹、椰子蟹,它們其實都在裝“蟹”!
圖二 阿拉斯加帝王蟹 圖源網(wǎng)絡
01真蟹和“假蟹”
從外形上來看,“假蟹”能夠達到如此逼真的模仿,要說它和“真蟹”沒有一點關系,那肯定沒人信。
實際上,不管是“假蟹”還是“真蟹”,它們都屬于十足目動物這個大家族的一員,所謂的“十足”,指的就是五對行走足,咱們來看看螃蟹就能快速理解,一對蟹鉗加上四對蟹腿,正好五對。
圖三 數(shù)數(shù)蟹腿 圖源Bhny
看到這里,有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jīng)意識到,還有一類動物也有五對足。沒錯,就是蝦類,大家常見的蝦、小龍蝦、龍蝦等也屬于十足目動物。
圖四 圖源BartBraun
至于蝦與蟹之間的關系,就沒有雞蛋和雞那么哲學了,因為根據(jù)目前的化石研究,已知最早的十足目動物正是龍蝦類十足目動物,生活在3.6億年前的泥盆紀。
過了大約一億年后,十足目中的一個分支分化成了兩個群體,包括短尾下目(Brachyura)和異尾下目(Anomura)。
之后的歲月里,這兩個原本屬于龍蝦的群體在做螃蟹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它們逐漸將長長的蝦尾一點點縮短,隱藏到腹部之下,就像人類一步步將尾巴舍棄掉。
圖五 圖源joaana
與此同時,它們的體形也開始橫向發(fā)展,從圓滾滾的身形慢慢變得又圓又扁,最終成為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螃蟹模樣,而這一過程則被生物學家們稱為“蟹化”,也叫做短尾化。
其中,短尾下目做螃蟹很專一,它們完完全全放棄了蝦尾,并將尾部壓平塞到腹部之下,直至全身都被甲殼覆蓋,在生物學上屬于標準的螃蟹外形,也被稱為真蟹。
圖六 圖源:fiddlercrab
而異尾下目的某些螃蟹,其實還能看到蝦尾的存在,比如寄居蟹,如果把它從“房子”里弄出來,可以明顯地看到一段尾部,因此盡管它也叫蟹,甚至長得和螃蟹很像,但它們螺旋狀的腹部和脆弱的外骨骼暴露了它不是“真正的螃蟹”。
圖七 仔細看,寄居蟹換家的時候,尾部還有長長的一截 圖源見水印
這也是區(qū)分“真蟹”和“假蟹”的重要特征。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從它們腿的數(shù)量來快速區(qū)分。簡單來說,真蟹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四對蟹腿,而假蟹只能看到三對腿。
這里肯定有人要問了?假蟹是不是少了一對腿?它們還能待在十足目家族里嗎?
其實不然,雖然表面上看不到,但假蟹的第四對腿還是存在的,只不過非常短,不能幫助行走,所以隱藏起來了。
圖八 瓷蟹,從外表看只有三對腿 圖源yammo
02為什么大家都想當螃蟹?
盡管真蟹和“假蟹”在很多年前就走上了不同的進化之路,但最終它們的形態(tài)卻殊途同歸,不約而同選擇了以螃蟹的姿態(tài)探索世界,有點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味道了。
而在生物學上,這種現(xiàn)象屬于趨同進化,指的是不同群體獨立進化出相似的特征,這在許多動物的演化中很常見,例如我們可以在蝙蝠身上找到鳥類的痕跡,也可以在你的好朋友中看到一絲“狗”的影子(bushi)。
但有意思的是,類似螃蟹的身體結構在這群甲殼類動物中被“玩壞”了。
據(jù)研究統(tǒng)計,在漫長的歲月中,“蟹化”并非一氣呵成,而是至少有過五次進化,甚至在這個過程中,還出現(xiàn)了“脫蟹”,也就是說在某段時間內(nèi),有部分群體放棄了成為螃蟹,但后來又重新回到了做螃蟹的這條路上,十分奇妙。
那么話說回來,為什么大家都想當一只螃蟹呢?難道是龍蝦不好吃嗎?
恰恰相反,正是由于龍蝦太好吃了,特別是龍蝦尾,這個部位是龍蝦在水中運動的關鍵,因此鍛煉出了許多肌肉,味道自然不差。
但要命的是,看著就很好吃的龍蝦尾卻只有一層脆弱的外骨骼保護,因為對于捕食者來說,龍蝦那扭動著的尾巴無異于是行走的誘惑。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好吃,有部分龍蝦開始將尾部縮短甚至隱藏在腹部,圓柱形的身體也向著扁平化發(fā)展,最后變成了全身甲殼覆蓋、沒多少肉的螃蟹,以此換取了更多的生存機會。
除了讓自己看起來不好吃之外,類似螃蟹的身體也帶來了更大的生存空間,相較于龍蝦的圓柱形身體,螃蟹的扁平形態(tài)可以更好地幫助它們側向移動,靈活性大大提升。
圖十一 溜了溜了 圖源quora
而且,螃蟹的腿除了進化出行走功能之外,還有在沉積物下挖掘或者在水中劃行的能力,從而使得螃蟹能夠輕松地適應新的棲息地。
目前,世界上有超過7000種短尾目動物,而龍蝦的種類屈指可數(shù),這也不難看出,類似螃蟹的身體構造的確有過人之處。
到現(xiàn)在,“蟹化”仍然沒有停下腳步未來也許會有更多的甲殼類動物選擇螃蟹化在這個過程中它們的心路歷程可能是質(zhì)疑螃蟹,理解螃蟹,成為螃蟹!
參考文獻:
Why Do Animals Keep Evolving into Crabs?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why-do-animals-keep-evolving-into-crabs/
How to become a crab: Phenotypic constraints on a recurring body plan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bies.202100020
Wikipedia—Carcinis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rcinisation
作者:魚魚
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優(yōu)秀科普作品銀獎獲得者
清蒸魚頭、麻辣魚頭等各種魚頭愛好者
責編:董小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