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世界章魚日 | 異名一大堆、眼睛長腰上…古人對章魚的認識真是太好笑啦

蝌蚪五線譜
專注做權威、有趣、貼近生活的互聯(lián)網(wǎng)科學傳播
收藏

10月8日是“國際章魚日”(International Octopus Day)。

啥?章魚還有節(jié)日?誰這么無聊設立這樣的節(jié)日?(章魚:??那我走?)

2006年,TONMO(The Octopus News Magazine Online,章魚新聞雜志在線)為了宣傳章魚生物學知識、物種多樣性及保護,選擇在國際頭足類動物宣傳日(10月)創(chuàng)立國際章魚日,并選在這個月的“第八天”來表達對章魚這種有八個腕足動物的感情。章魚作為一類至今仍被很多人與“外星生物”聯(lián)想起來的、結構奇異的頭足類動物,古代人啥時候開始認識它們的?在自然科學欠發(fā)達的背景下,古代人看到這類奇異的生物,又會做出啥樣的反應?

中外有關章魚的早期記錄

動物考古學研究表明,章魚至少在4000多年前的拉丁美洲,就已成為當?shù)厝说闹匾澄飦碓?,出土的日常生活類、祭祀類用器上,常能發(fā)現(xiàn)章魚的形象。

A Old Lord of Sipan的葬禮面具和胸罩,大鍍金銅卷可能象征著章魚的八只手臂(圖源:秘魯蘭巴耶克西潘博物館皇家陵墓提供)

B 莫奇卡陶器描繪的擬人化章魚觸角,可能代表章魚武器(圖源:利馬拉科博物館)

與之同時代或稍晚,在地中海興起的米斯諾文明、邁錫尼文明所發(fā)現(xiàn)的遺存中,還有章魚造型的陶器、金飾品等。

出土于希臘克里特島,繪有章魚圖案的花瓶,約3500年前由米諾斯人所制(圖源: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

很可惜,目前為止中國幾乎未見到與章魚有關的史前線索。至有文字記錄的時代,相比起殷商卜辭中的“丙午卜,其用龜”、春秋《夏小正》中的“二月祭鮪”,章魚在文獻中的出現(xiàn)可說慢了“好幾個G”。

甲骨文“龜”字(來源:wiki)

直到三國時代東吳丹陽太守沈瑩所著的《臨海水土異物志》中,記載“圖片似烏賊肥,食甘美。”字典對“圖片”字的解釋含糊其辭,而歷代對該字解釋以章魚為主流觀點,雖然“似烏賊肥”的外形特征描述并不能完全斷定其為章魚,但該文獻可算是與章魚相關的最早記錄了。

章魚異名大亂斗?

別以為韓愈只是個大文豪,有關“章魚”較為清晰的稱呼由來,韓愈可以說是功不可沒!他詩云“章舉馬甲柱”的中“章舉”,后世有人解釋為“有八只腳的、身上的肉肉很白水產(chǎn)品,也可以叫章魚”。看來至遲唐代,我們對章魚的觀察比較多了,并且嘗試著給它固定的名稱了。但唐朝人似乎對章魚有極大的興趣。晚唐廣州司馬劉恂在其著作《嶺表錄異》中記載了一種叫和章舉很像的動物——“石拒”(或矩)。

章魚外部形態(tài)圖,吸盤排列有“章法”(圖源:澎湖科技大學)

到了南宋,出現(xiàn)了一位叫梁家克的“章魚學家”(bushi),在他寫的《三山志》中,總結了前人提到的章魚、章舉、石拒三種動物,還給開創(chuàng)性地給它們一一做了簡短的解釋:

1、石拒:又叫八帶,住在水里的石洞中,人們捉它的時候,它會用腳黏住石頭“拒捕”。

2、章魚:和石拒很像,但個頭比較小。腳上的肉肉呈一個個的“圈”,排列得很有章法,所以叫章魚。

3、章舉:和章魚很像,但個頭稍大,腳卻要短一點。

這個時期,浙江地區(qū)的方志里又出現(xiàn)了一個與章魚相關的詞——望潮,說它比章舉小,大概有一到二寸。雖然并不能完全確定望潮屬于現(xiàn)代章魚家族中的哪一種(如短蛸、嘉庚蛸都被叫過望潮),但望潮這個詞穿越千年,至今仍在東南沿海地區(qū)有使用。

短蛸:生活在淺海的小型短爪章魚,觸手之間的褶上,有兩個“金環(huán)花紋”是它的標志性特征(圖源:wiki)

明清時期對章魚的觀察更多了,有關章魚的別稱如雨后春筍一般,什么紅舉、泥猴、癩魚、赤母……甚至遠超過我國海域現(xiàn)有的8種,產(chǎn)生極大地生物鑒別混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名稱上的誤傳、誤襲,造成一物多名或多物一名。

2、章魚離開水以后死翹翹,其尸體會漸漸褪色變白,各種章魚之間的差別變得及其細微,一般人很難鑒別。

3、古代有寫書能力的人(士人)與所知海洋生物廣博的人(漁民)的溝通難度大,不易形成科學、系統(tǒng)的生物鑒別志。

【劃重點】中國海域主要有8種章魚,分別是:短蛸(Octopus ocellatus)、卵蛸(O.ovulum)、雙點蛸(O.sbimaculatus)、真蛸(O.vulgaris)、環(huán)蛸(O.facia- tus)、長蛸(O.svariabilis)、紡錘蛸(O.fusiformis)、嘉庚蛸(O.tankahkeei)

古人眼中的章魚長啥樣?

章魚的名字都被“魔改”成這樣,那么在古人眼里,章魚的樣子是怎樣的呢?如上“章魚外部形態(tài)圖”可知,現(xiàn)代對章魚外部形態(tài)的科學分類是:頭、軀干、眼、漏斗、腕足、吸盤和口器等部位。但古人由于對生物學認知有限,對章魚樣子的描述鬧出不少笑話:

《海錯圖》中的章魚形象(來源:《清宮海錯圖》)

笑話A

宋代陳耆卿曰:“魁首駢足,目在腰股”由于章魚的眼睛在軀干和腕足之間處,古人看到章魚,還以為它的眼睛長在腰上了,然而章魚沒有腰。

笑話B:

清代徐葆光曰:“首圓,下生八手,無腳”這位老兄把章魚的軀干當成腦袋了(估計有的童鞋也是?笑cry),把腕足當成可愛的小手手了。

笑話C

清代李調元曰:“八足聚處有細眼如針孔,其后尻也,其口邇尻,幸有足為之間上下耳?!焙唵蝸碚f,他覺得章魚的嘴和肛緊挨著,估計把章魚的漏斗當成嘴了……

再來鞏固一下章魚的各個部位,不要像以上諸君鬧笑話啦,這個當作課后作業(yè)吧,哈哈哈!(圖源:wiki)

古人眼中的章魚行為

和名稱、外貌相比,章魚的行為特征好辨認,總不會被“魔改”得那么離譜吧?

嘿嘿,記住這聲冷笑~

據(jù)清郭柏蒼《海錯百一錄》記載:“漁人赤身入水,則八帶糾纏著體,口帀人血脈……”前兩句還算靠譜,說漁民光著身體入水,若被章魚吸住,越掙扎,章魚吸得越緊。

后一句說章魚吸人血脈,明顯夸張了。也許有人馬上反駁,不對!我記得深海中有“會吸血的章魚”。你說的可能是“幽靈蛸”。

這里糾正兩個問題。

1、幽靈蛸又名吸血烏賊(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意指來自地獄的吸血鬼),其實和烏賊關系不大,它屬于章魚所在的八腕目。而且其“吸血”之名是指其外形像吸血鬼,并非指它有吸血行為。

最新研究表明,幽靈蛸會用觸手在海洋撈動物殘骸、糞便等碎屑來吃(yue),它的角色類似于深海清潔員。

幽靈蛸外形特征圖(圖源:wiki)

2、幽靈蛸是深海物種,生活在熱帶、溫帶海洋,億萬年前為了躲避蛇頸龍的捕食,來到500至1000米的深水中棲息,當時的人類不具備深海作業(yè),即使深海中有會吸血的生物,人類也是無法碰到的。

幽靈蛸觸手上的“防御武器”(圖源:wiki)

不過也有一些說得靠譜的啦!

如有的文獻記載,章魚有吃“蝤蛑大蟹”之本領,和今天一些章魚吃蟹的食性是相符的。

再比如,還有的文獻記載章魚冬天沒吃的,就會吃自己的腕足,直到吃光了,自己死了,然后卵散落在灘涂里,到了第二年,小章魚會破卵而出。這描述現(xiàn)代章魚的生命循環(huán)八九不離十。

從三國時代有史可查的記載算起,我們已經(jīng)和章魚認識了兩千年了(其實肯定不止?。。?/p>

讓我們一起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好地保護它們吧!

參考文獻:

Markaida,U& Gilly,W. F.“Cephalopods of Pacific Latin America”,Fishery Research 173(2016).

戴德.夏小正箋[M].新1版.北京:中華書局,1985

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八卷[M].影印本.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沈瑩撰、張崇根輯校,《臨海水土異物志輯校》[M].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8

廖永巖,高鳳英,張聚杰.中國產(chǎn)章魚的研究和增養(yǎng)殖[J].水產(chǎn)養(yǎng)殖,2006(05)

劉恂.嶺表錄異[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楊德漸,陳萬青.中國古代海洋動物史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z1)

評論
追夢人C·hui
大學士級
從古至今,“章魚”留下多少稀奇古怪而又撲朔迷離的“美名”“混名”,今后我們要保護好它們!
2023-10-08
科技助力我們的生活
少傅級
章魚作為一類至今仍被很多人與“外星生物”聯(lián)想起來的、結構奇異的頭足類動物,的確讓人有些恐懼。設立國際“章魚日”,有助于人類加深對海洋生物的了解。
2023-10-08
吳飛銀
太師級
章魚擁有驚人的視覺,絕妙的偽裝能力,高超的狩獵技巧,智商令人類感到震驚。據(jù)科學研究考證,章魚的腦袋很大,身為軟體動物,腦里竟然有5億個神經(jīng)細胞,它的神經(jīng)元數(shù)量是老鼠的2.5倍,比猴子也只少一點點。更神奇的是,章魚的神經(jīng)元不止分布在腦袋上,還分布在8條觸手上,章魚就像是海底的“九頭神魚”!
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