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斯巴魯望遠鏡的天文學家已經確定:TRAPPIST-1系統(tǒng)中的類地行星與恒星自轉沒有明顯的錯位,這對于了解極低質量恒星周圍行星系統(tǒng)的演化,特別是TRAPPIST-1行星的歷史,包括宜居帶附近的行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發(fā)現。像太陽這樣的恒星不是靜止的,而是繞著一個軸旋轉,當恒星表面有太陽黑子這樣的特征時,這種旋轉最為明顯。在太陽系中,所有行星的軌道都與太陽自轉對齊在6度以內。
在過去,人們假設行星軌道將與恒星的自轉對齊,但現在有許多已知的系外行星系統(tǒng),其中行星軌道與中央恒星的自轉嚴重不一致。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行星系統(tǒng)會不會形成不對齊的狀態(tài),或者觀測到的未對齊系統(tǒng)一開始是對齊的,后來又因為某種擾動而偏離對齊?TRAPPIST-1系統(tǒng)之所以引起人們的注意,是因為它有三顆小型巖石行星位于可居住地帶或附近,那里可能存在液態(tài)水。
中央恒星是一顆質量非常低的冷星,被稱為M矮星,這些行星位于離中央恒星非常近的地方。因此,這個行星系統(tǒng)與太陽系有很大的不同。確定這個系統(tǒng)的歷史很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確定是否有任何潛在的宜居行星實際上是宜居的。但它也是一個有趣的系統(tǒng),因為它附近沒有任何可能擾亂行星軌道的物體,這意味著軌道應該仍然位于行星最初形成的地方附近,這使天文學家有機會研究該系統(tǒng)的原始條件。
由于恒星旋轉,旋轉進入視線的一側相對速度朝向觀察者,而旋轉到視線之外的一側相對速度遠離觀察者。如果一顆行星經過恒星和地球之間,擋住了來自恒星的一小部分光,就有可能知道行星首先擋住了恒星的哪一邊。這種現象被稱為羅西特-麥克勞克林效應(Rossiter-McLaughlin Effect)。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測量行星軌道和恒星自轉之間的不對準。然而,到目前為止,這些觀測僅限于類似木星或海王星等大型行星。
一組研究人員,包括來自東京工業(yè)大學和日本天體生物學中心的成員,用斯巴魯望遠鏡觀察了TRAPPIST-1,以尋找行星軌道和恒星之間的不對準,當繞TRAPPIST-1運行的三顆系外行星在一夜之間過境了這顆恒星前面,這三顆行星中有兩顆是宜居帶附近的巖石行星。由于低質量恒星通常很暗,所以不可能探測TRAPPIST-1的恒星傾角(自旋-軌道角)。但由于斯巴魯望遠鏡的聚光能力和新紅外光譜儀IRD的高光譜分辨率,該團隊能夠測量傾角。
研究發(fā)現傾斜度很低,接近于零,這是第一次測量像Trappist-1這樣極低質量恒星的恒星傾角,也是第一次對宜居帶中的行星進行Rossiter-McLaughlin測量。然而,該團隊的負責人,東京工業(yè)大學Teruyuki Hirano說:數據表明恒星自轉與行星軌道軸一致,但測量的精度還不足以完全排除小的自旋-軌道失調的可能性。盡管如此,這是首次檢測到類地行星的影響,更多的研究將更好地描述這個系外行星系統(tǒng)。
博科園|www.bokeyuan.net
博科園|研究/來自:國立自然科學研究院
研究發(fā)表期刊《天體物理學》
DOI: 10.3847/2041-8213/ab74dc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