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個令人悲傷的真相,馬達加斯加之所以有猴面包樹大道,那是因為其他植物能燒柴的燒柴,能蓋房子蓋房子,都被砍掉了,只剩下那些百無一用的猴面包樹。這就是真相。
我第一次看見猴面包樹是在坦桑尼亞的塔蘭吉雷國家公園。這些高大的樹木至少有20多米高,這不算什么,關(guān)鍵是它們水桶一樣的樹干需要七八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抱。
如此巨大的樹干,不僅在形象上像個水桶,它們的作用也像水桶。坦桑尼亞所在的東非地區(qū)有明顯的旱季雨季之分,這是如此,才促成了壯觀的動物大遷徙。但是對沒長腿腳的植物來說,這就是生與死的考驗,沒水怎么辦?
坦桑尼亞塔蘭吉雷公園的非洲猴面包樹
猴面包樹的解決辦法就是存水,在粗大的樹干里儲存大量的水,以度過旱季。猴面包樹的中心有很多疏松的組織,可以充當海綿的角色。當雨季來臨的時候,這些大樹中就會裝滿水,在旱季持續(xù)的時候,這些水就成了猴面包樹傲視群雄的資本。但是這些并不結(jié)實,很容易產(chǎn)生空洞,倒是為動物提供了特別的棲身之所。蓋房子?別逗了!
除此之外,猴面包樹會在干旱的季節(jié)落葉,這跟我們熟悉的樹木在冬季落葉并不一樣。其實,兩者的原理并不存在差別。不管是非洲的猴面包樹,還是我國北方的樹木,之所以選定特殊的落葉時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節(jié)約水分。要知道,這些掛在枝頭的樹葉可是不折不扣的用水大戶。健康的每時每刻都在向空氣中釋放水分,如果不把這些樹葉解決掉,植物在旱季就有性命之憂。其實,我國北方的樹木在冬季落葉,最大的問題也來自于水分。很多南方的植物(比如廣州的大葉榕)在春季落葉,恰恰就是在旱季將要結(jié)束時落葉,換上新葉來迎接新一輪的雨水和蓬勃的生長周期。
猴面包果子的滋味兒是酸爽的。比起猴面包樹的長相,我更關(guān)心的問題是吃的問題。很久以前我就聽過一個故事,說非洲大地上生長著猴面包樹,它們的樹枝上掛著面包一樣的果子。把這些果子用篝火烤熟,就會變得像面包一樣香甜。然而,故事里都是騙人的!猴面包樹的果實根本就不可能變得香甜。這是我用5美元買到的答案。
5美元一個的猴面包樹果子
在酒店餐廳,我買到一個猴面包果,熱心的服務(wù)員告訴我,“把果子里面的東西取出來用開水沖,和上白糖和食用色素就可以喝了?”納尼?竟然不是烤來吃,而是當飲料!好吧,撬開堅硬果子皮,掏出里面的果肉(其實是包裹著種子的假種皮),放在嘴里吮吸,酸、非常酸、有種類似于酸角的感覺。怪不得要加糖沖水喝。
這世界上除了猴面包果,還存在一種面包果。面包果分布在太平洋群島及印度、菲律賓。這種桑科的植物果實就想一個放大版的無花果,這種果實里倒是真的富含淀粉,通過蒸煮烤等烹飪方式,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想來我小時候聽到的故事應(yīng)該是把面包果的特性給“嫁接”到猴面包樹身上了。名字里多個猴,少個猴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別。
好了,是不是打破了大家對于猴面包樹的想象。猴面包樹大道記錄的其實是人類對自然的過度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