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飯后還有第二個胃來裝甜點”,竟然是真的?!

科普中國
公眾科普,科學傳播。
收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在一頓飽餐之后,感覺已經(jīng)吃不下了,但是看到甜點后,依然能夠大快朵頤。

明明已經(jīng)吃飽了,為啥肚子還能“騰出地方”繼續(xù)吃下甜點?

Part.1

甜點吸引你可不只是它好吃

吃飯時,自己做或者買的種類并不多,通常集中在兩三種食物上,當同一種食物吃的比較多的時候,從中獲得的快樂就會減少。這是一種叫做感官特異性飽腹感(sensory-specific satiety, SSS)的現(xiàn)象,它是一種感官享樂現(xiàn)象,由法國生理學家Jacques Le Magnen于1956年提出。通常你吃同一種食物達到一定量之后,由這種食物產(chǎn)生的滿足感就會下降,從而產(chǎn)生飽腹感,從該種食物中獲得的快樂也隨之降低。

比如聽到一首好聽的歌曲,不斷循環(huán),聽一段時間后,也會覺得這首歌并沒有那么吸引人。吃飯的時候我們覺得這一大桌美食很好吃,但隨著時間推移,大腦最終會對美食產(chǎn)生“厭倦”,進而產(chǎn)生飽腹感。如果此時換上甜點,由于甜點在這頓飯中是一個新的風味美食,則會導致食欲的更新,從而肚子依舊能為甜點騰出空間,即便你之前已經(jīng)覺得吃的很飽了。

2001年發(fā)表在Brain上的一篇研究進一步證明了這個現(xiàn)象??茖W家招募志愿者參加吃巧克力實驗,并觀察志愿者的大腦活動,每次吃完一塊巧克力后志愿者被要求給自己開心程度以及是否還想吃進行打分。盡管志愿者吃的是同一種巧克力(志愿者本身未被告知),但他們的評分都逐漸下降。

科學家通過觀察大腦活動,發(fā)現(xiàn)當他們一開始比較樂于吃巧克力時候,大腦的胼胝(pián zhī)體下區(qū),尾內(nèi)側(cè)眶額皮質(zhì)(喜愛/獎勵)等比較活躍,然而當他們吃飽了的時候,海馬旁回以及尾外側(cè)眶額皮質(zhì)(厭惡/懲罰)等則比較活躍。

圖片

從左到右位吃巧克力狀態(tài)增加。C圖顯示胼胝體下區(qū)域、丘腦和中腦的 rCBF 減少。D圖顯示尾外側(cè)眶額皮質(zhì)中rCBF的增加。

圖片來源:文獻【2】

研究人員還針對不同類型的巧克力進行了實驗,得到了相同結(jié)果。所以即使正餐對你大腦的吸引力已經(jīng)降低,但遇到其他食物時,例如甜點,你的大腦則會做出不同的響應(yīng)。

圖片

吃巧克力不同狀態(tài)下對愉悅程度(虛線)和實線(動機)的評分。吃的越多,愉悅程度約下降,想吃巧克力的動力也下降。

圖片來源:文獻【2】

Part.2

糖沒有強飽腹感

對于喜愛甜食又不想長胖的人來說,還有一個令人糟心的地方:甜點(主要是糖)不會讓人有很強的飽腹感。

當我們饑餓的時候,胃會釋放一種叫饑餓荷爾蒙的激素,刺激神經(jīng)傳遞信號給大腦告訴它需要吃飯。吃飯的時候,復雜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以及纖維素等會導致饑餓荷爾蒙的含量顯著下降,從而緩解饑餓感,提升飽腹感。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吃糖和喝水一樣,飽腹感的維持不會很久。攝入的糖會快速分解成單糖進入血液,血糖水平上升,此時產(chǎn)生飽腹感,這也是為啥低血糖時吃塊糖就能快速緩解,然而胰島素也會快速降低血糖水平,使飽腹感消失。這個過程相對比較快,加上分泌饑餓荷爾蒙的胃還是空著的,所以依舊會有饑餓感。

圖片

大腦如何感受飽腹?

圖片來源:文獻【3】

當然了,現(xiàn)實世界里吃甜點依舊會感覺飽,這是因為雖然甜點含糖量比較高,但也含有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所以并不等同于只吃糖,加上胃的牽拉感也會增加,這些刺激也會告訴大腦吃飽了。但因為其成份主要是糖,所以飽腹的感覺會弱一些。

綜上所述,吃飽飯后,在SSS機制影響下甜點對大腦有吸引力,吃甜點還沒有較強飽腹感,所以在吃飽飯后我們依舊能繼續(xù)“炫”甜點啦

Part.3

大腦為什么這樣響應(yīng)

在一些想減肥的人看到這會很苦惱,然而從進化的角度來講,這其實是一種優(yōu)勢。

這種機制使得我們在吃食物的時候,不會局限于某幾種食物,反而傾向于選擇更多種類的食物。這樣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營養(yǎng)范圍,達到均衡飲食的目的。而進食更多種類的食物會保證我們身體不會缺少某些關(guān)鍵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這樣的大腦響應(yīng)也叫我們擁有更好的生存優(yōu)勢。

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利用這種機制。

例如,學齡前兒童對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一般都比較低,通俗點說就是挑食??茖W家發(fā)現(xiàn),如果將蔬菜和水果制作成零食類食品,并且將種類擴大,會顯著提高孩子吃多種蔬菜水果的比例。這個結(jié)果說明,學齡前兒童可能對一種食物很快感到“厭倦”,為了讓孩子的營養(yǎng)均衡,應(yīng)該盡可能準備多種類的水果和蔬菜。

圖片

孩子挑選蔬菜和水果的個數(shù)在混合種類中比單個種類中高。左邊四個柱子是蔬菜,前三個是單個蔬菜,第四個混合蔬菜;右邊四個柱子是水果,前三個是單個水果,第四個混合水果。黑色的表示選擇了蔬菜或水果的孩子數(shù)目。

圖片來源:文獻【4】

總之,雖然知道為何飯后還能吃下甜點后并不能幫助我們克制吃甜點,但我們可以通過大腦響應(yīng)機制幫助我們自己吃的更好。比如做飯時加入更多種類的食物,其中就可以包含我們平常不怎么愛吃的。

參考文獻:

[1]Wilkinson LL, Brunstrom JM. Sensory specific satiety: More than 'just' habituation?. Appetite. 2016;103:221-228. doi:10.1016/j.appet.2016.04.019

[2]Small DM, Zatorre RJ, Dagher A, Evans AC, Jones-Gotman M. Changes in brain activity related to eating chocolate: from pleasure to aversion. Brain. 2001;124(Pt 9):1720-1733. doi:10.1093/brain/124.9.1720

[3] Williams EK, Chang RB, Strochlic DE, Umans BD, Lowell BB, Liberles SD. Sensory Neurons that Detect Stretch and Nutrients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Cell. 2016;166(1):209-221. doi:10.1016/j.cell.2016.05.011

[4] Roe LS, Meengs JS, Birch LL, Rolls BJ. Serving a variety of vegetables and fruit as a snack increased intake in preschool children. Am J Clin Nutr. 2013;98(3):693-699. doi:10.3945/ajcn.113.062901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nsory-specific_satiety

[6]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5%B1%E8%85%B9%E6%84%9F/3846800?fr=aladdin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午飯(北大生科院)

監(jiān)制:中國科普博覽

選送單位:中國科學院計算機信息網(wǎng)絡(luò)中心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nèi)圖片來自版權(quán)圖庫

圖片內(nèi)容不授權(quán)轉(zhuǎn)載

圖片

評論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士級
吃飽主食之后,我們大腦已經(jīng)厭倦了主食,但另外一種質(zhì)地、顏色、味道和形狀都不同的東西一旦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的胃口仍會立刻恢復。
2022-10-12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士級
雖然知道為何飯后還能吃下甜點后并不能幫助我們克制吃甜點,但我們可以通過大腦響應(yīng)機制幫助我們自己吃的更好。
2022-10-12
內(nèi)蒙古四子王旗
大學士級
吃食物所獲得的快感是來源于味蕾的滿足還是胃的飽腹感?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