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酸堿度即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通常取動脈血在不接觸空氣條件下測得的。其對生命活動有著重大的影響,凡細胞內生化變化的進行,生長與分配,以及細菌、病毒的生長,傷口愈合,細胞與細胞間的黏附等,均受血液酸堿度的影響。人體血液酸堿度比較恒定。當血液pH低于6.9或超過7.7時,就會發(fā)生生命危險。正常值
動脈血:7.35-7.45; 靜脈血:7.33-7.41。(37℃須按體溫修正)
臨床意義降低:見于失代償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堿性體液丟失過多、肺水腫、阻塞性肺病、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麻醉等。 升高:見于代償性堿中毒,如堿攝入過多、換氣過度、持續(xù)嘔吐、失鉀過多等。
注意事項(1) 抽血前要說明是否吸氧,血標本應隔絕與外界空氣接觸并及時送驗。動脈血氣分析采血部位,一般為橈動脈、肱動脈、股動脈等。若需要靜脈抽血,須將前臂放入45℃溫水中20min,使靜脈血動脈化。抽血時不宜運用止血帶。 (2) 使用某些藥物可使血液酸堿度升高或降低,如使用碳酸氫鈉、依他尼酸、谷氨酸鈉、保泰松、阿司匹林等可使血液酸堿度升高;使用四環(huán)素、異煙肼、苯乙雙胍、氯化銨可使血液酸堿度降低。
相關疾病胃型哮喘,小兒燙傷,胎膜早破,高鉀血癥,急性呼吸衰竭
相關癥狀液體平衡失調,小腸內的低pH
1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陳麟鳳 - 副主任醫(yī)師 - 北京世紀壇醫(yī)院 輸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