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稱念珠菌病。由白假絲酵母(Candida albicans,舊稱白色念珠菌)等引起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它可侵犯皮膚、黏膜或指甲,也可侵犯內臟并可經血流播散,故既屬于淺層真菌病,也屬于深層真菌病。發(fā)病原因主要是機體免疫力減弱,廣譜抗生素、皮質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的使用,以及免疫缺陷等。
簡介舊稱念珠菌病。由白假絲酵母(Candida albicans,舊稱白色念珠菌)等引起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它可侵犯皮膚、黏膜或指甲,也可侵犯內臟并可經血流播散,故既屬于淺層真菌病,也屬于深層真菌病。1
病因發(fā)病原因主要是機體免疫力減弱,廣譜抗生素、皮質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的使用,以及免疫缺陷等。1
病癥病癥包括:
一、黏膜,如發(fā)病于口腔黏膜、咽、舌、齒齦或口唇等處,產生大小不等的灰色斑片,稱鵝口瘡慢性舌炎、唇炎、口角炎以及女陰炎、陰道炎等;
二、皮膚,如紅斑糜、丘疹或丘疹性水泡指間、趾間濕疹甲溝炎和甲床炎嬰兒尿布皮疹皮膚肉芽腫;
三、內臟,如侵犯支氣管及肺侵犯消化道,引起腸炎等;侵犯泌尿道引起心內膜炎、腦膜炎、血行播散性假絲酵母病等。表層感染可用2%龍膽紫液或復方雷瑣辛液治療深層感染可用兩性霉素B、球紅霉素、制霉菌素、曲古霉素、克念菌素、5-氟胞嘧啶、克霉唑、漢霉素、匹馬霉素或酮康唑等治療。1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李麗霞 - 博士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