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鮟鱇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鮟鱇(ānkāng),俗稱結巴(jiéb?。~、哈蟆魚、海哈蟆、琵琶魚等,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500米的海底深處。屬硬骨魚類,鮟鱇目、鮟鱇科,為近海底層肉食性魚類。廣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也見于北冰洋,中國沿海均有產。12

鮟鱇頭部上方有個肉狀突出,形似小燈籠,是由鮟鱇魚的第一背鰭逐漸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燈籠之所以會發(fā)光,是因為在燈籠內具有腺細胞,能夠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與氧作用進行緩慢的化學氧化而發(fā)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魚都有趨光性,于是小燈籠就成了鮟鱇魚引誘食物的利器。3

簡述鮟鱇是深海魚類,外形非常奇特。身體呈短圓錐形,頭巨大而扁平,嘴扁而闊,其邊緣長有一排尖端向內的利齒,雙眼長在頭背上,體柔軟,沒有鱗。4

鮟鱇魚屬硬骨魚類,鮟鱇目、鮟鱇科,為世界性魚類,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種類多樣:大者可達1~1.5米。我國有3種,一種是黃鮟鱇,一種是黑鮟鱇,另一種是隱棘擬鮟鱇。黃鮟鱇下頜齒多2行,口內白色,臂鰭條8~11根;黑鮟鱇下頜齒多3行,口內有黑白圓形斑紋,臂鰭條6~7根;隱棘擬鮟鱇第一背鰭鰭棘3,肩棘發(fā)達,僅分布于南海600米以上深海區(qū)。黃鮟鱇分布于黃海、渤海及東海北部,黑鮟鱇多見于東海和南海。51

外形特征頭體寬闊、平扁。額嵴有低而圓形的瘤突或呈橫形嵴。頂骨棘大;具上、下方骨棘;內、外蝶耳骨棘發(fā)達;上耳骨棘發(fā)達;關節(jié)骨具1指向前外側的棘;下鯤蓋骨具1棘;間鰓蓋骨具1棘;肩棘發(fā)達,上具2~3小棘。鰓孔在胸鰭基的下方和后方。第一背鰭6鰭棘,前3鰭棘發(fā)達,后3鰭棘較短小。第二背鰭鰭條9~12,臀鰭鰭條8~10。胸鰭寬大,鰭條19~28。眼小。成熟雄魚的嗅囊較雌魚發(fā)達。脊椎骨26~31。6

體平扁,柔軟。頭大,寬闊而平扁。軀干部較短??趯挻?,前位。下頜突出,兩頜、犁骨及腭骨均具大小不等的犬牙或尖銳牙,且可向內倒伏。鰓孔較大,體裸露無鱗。頭的周緣具發(fā)達的皮質觸手狀突起。第一背鰭鰭棘部分離,第一鰭棘位于吻上,末端有1個皮穗狀吻觸手,第二背鰭與臀鰭均位于尾部。胸鰭發(fā)達,有1個長的肌肉柄。腹鰭喉位。由于體形十分丑陋,在山東有丑魚之稱。又由于它發(fā)聲似老人咳嗽,所以在河北沿海有老頭魚之稱。1

鮟鱇魚有兩個背鰭。第一背鰭與一般魚不同,由5~6根獨立分離的鰭棘組成(6根是黃鮟鱇,5根是黑鮟鱇)。體裸露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5

生活習性生物學上把這個小燈籠稱為擬餌。小燈籠是由鮟鱇魚的第一背鰭逐漸向上延伸形成的。前段好象釣竿一樣,末端膨大形成“誘餌”。小燈籠之所以會發(fā)光,是因為在燈籠內具有腺細胞,能夠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與氧作用進行緩慢的化學氧化而發(fā)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魚都有趨光性,于是小燈籠就成了鮟鱇魚引誘食物的有利武器。但有的時候也會給它惹來麻煩。閃爍的燈籠不僅可以引來小魚,還可能吸引來敵人。當遇到一些兇猛的魚類時,鮟鱇魚就不敢和它們正面作戰(zhàn)了,它會迅速的把自己的小燈籠塞回嘴里去,胸鰭很發(fā)達,可以像腳一樣在海底移動,頓時海洋中一片黑暗,鮟鱇魚趁著黑暗轉身就逃。本身沖著鮟鱇魚來的大魚,在黑暗中也無所適叢,只得悻悻離去。7

鮟鱇魚為中型底棲魚類5。鮟鱇潛伏海底時,擺動第一背鰭棘的皮穗狀吻觸手,引誘其他小魚和海洋生物.當這些生物游近時常被捕食。它巨大的口及能向內倒伏的牙齒使捕獲的大型生物無法逃脫。一般體長在20~30厘米,最大的鮟鱇可達120厘米,黑鮟鱇可達50厘米。1

鮟鱇看上去很笨重,平時也不愛活動,不擅游泳及追逐食物。然而它卻是優(yōu)秀的捕魚能手。原來它的第一背鰭棘變成了一根長長的“釣竿”,在這根“釣竿”的頂端又有一個肉質的穗,正好充當魚餌。鮟鱇經常把身體埋在深海的泥沙中,“釣竿”卻一直在水中晃動,引誘周圍游動著的小魚。當貪吃的小魚剛要吃“釣竿”上的“小魚”時,狡猾的鮟鱇便把大嘴一張,那些小魚就隨著水流一起被昋進銨鏮肚里。它的大嘴和可膨脹的胃,能夠吞入與它同樣大的魚。4

鮟鱇通常生活在500~1000米的深海海底,產卵時它們會移動到淺海地區(qū)。4

分布范圍鮟鱇生活于近海底層,廣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也見于北冰洋,中國沿海均有產。1

繁殖習性冬季性腺開始發(fā)育,春季產卵1。密棘鮟鱇的雌魚遠大于雄魚,雌魚全長1~1.2米,雄魚只有8~16厘米,雄魚寄生在雌魚身上而生活。雄魚遇到雌魚時就咬住不放,不久就成為雌魚身體的一部分。5

鮟鱇魚的胃口很大,它的胃中常充滿著鯊魚等。它生長在黑暗的大海深處,行動緩慢,又不合群生活,在遼闊的海洋中雄魚很難找到雌魚,一旦遇到雌魚,那就終身相附至死,雄魚一生的營養(yǎng)也由雌魚供給。久而久之,鮟鱇魚就形成了這種絕無僅有的配偶關系。7

原來,鮟鱇魚的卵一經孵化,幼小的雄魚就馬上找“對象”,隨后立刻成親,或附著在雌魚頭部的鰓蓋下面,或附著在腹部或身體側面。過一段時間,幼小雄魚的唇和身體內側就和雌魚的皮膚逐漸連在一起,最后完全愈合。這樣,雄魚除了精巢組織繼續(xù)長大以外,其他的器官一律停止發(fā)育,最后完全退化。從此,雄魚就依附在雌魚體上,過著寄生生活,靠雌魚身上的血液來維持生命,并通過靜脈血液循環(huán)進行交配,最終這一對夫妻個體相差懸殊。人們曾經捕到一條1米長的雌鮟鱇,而附著在它身上的雄魚只有2厘米。鮟鱇的這種奇特的婚姻在汪洋大海之中對提高受精率、保證后代的繁衍是非常有效的。4

條紋鮟鱇魚的交尾行為短暫而有趣。雌魚排泄出若干枚成片凝膠狀卵子,用以吸附隨海水浮動的雄魚精子。隨后,受精卵上浮到水面數(shù)天,再沉落海底,直到胎兒孵化出來。在澳大利亞南部沿海發(fā)現(xiàn)為數(shù)不多的鮟鱇魚,它們以另一種方式交配。這種表皮光滑的雌魚排出的卵子,比其他種類的鮟鱇魚卵子數(shù)量少些但個頭更大。7

主要品質世界鮟鱇科魚類有4屬25種。1987年產量達9.42萬噸。其中鮟鱇(Lophiuspiscatorius)是產量最高的一種,為5.65萬噸,分布于東北大西洋,主要生產國是法國、西班牙、前蘇聯(lián)、英國等;美洲鮟鱇(L.american)產量為1.11萬噸,主要為美國捕撈;南非鮟鱇(L.upsicephalus)產量為8958噸,主產南非。中國僅產3種。1

**1.黃鮟鱇(L.litulon):**下頜牙1~2行,臀鰭鰭條8~11,第一背鰭鰭棘6,臀鰭黑色,口內底前部為黃色,分布于黃海、渤海及東海北部。1

**2.黑鮟鱇(Lophiomussetigerus):**下頜牙3行,臀鰭鰭條6~7,第一背鰭鰭棘5,臀鰭白色,口內底前部為黑白色交叉,分布于東海和南海。1

**3.隱棘擬鮟鱇(Lophiodesabdituspinus):**第一背鰭鰭棘3,肩棘發(fā)達,僅分布于南海600米以上深海區(qū)。1

主要價值經濟價值鮟鱇肉味頗鮮,在日本北方盛行吃鮟鱇,特別是鮟鱇的肝更受歡迎。冬季的鮟鱇肝以火鍋食用,食后能御寒,認為是冬令高級滋補品。法國和意大利人也愛食鮟鱇,用它做成有名的高級湯菜。近年山東根據(jù)國外市場的需要,生產了冰鮮鮟鱇魚肝、鮟鱇魚肝罐頭、冰鮟鱇魚片、水煮鮟鱇魚肝、熟制魚頭米等,大大提高了鮟鱇的經濟價值。1

從鮟鱇魚提取的各種形式各種結構的活性物質具有重要的生理調節(jié)功能。獲取的多糖降血脂活性物能夠使機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顯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得到提高;從魚骨魚皮中提取的活性物對機體生理生化過程調節(jié)獨特,如魚骨可作為骨鈣補充劑的原料,對骨質疏松具有良好療效,另外,魚骨磨粉,與麻油調和可治療瘡癤,魚皮魚骨中存在起到抗衰老及免疫調節(jié)功效的膠原蛋白及其肽;魚膽臟含有治療菌痢、急性胃腸病的膽汁,存在?;撬峋哂星鍩峤舛?、抗菌消炎功效;提取的卵磷脂對機體免疫具有調節(jié)作用,還具有降脂降糖、改善記憶力的功效;起到護膚美容、潤滑骨骼的效果;肝臟提取物不僅抑制癌細胞,還對視力起到保護作用,對肝臟疾病具有療效;從胰腺中獲取的胰島素在防治糖尿病上具有顯著功效??傊瑥募庸じ碑a物提取的活性物,與陸源動物活性物質相比,具有高的提取效率、缺乏疾病傳播、減少污染、無宗教障礙限制等特點,被認為是一種調節(jié)機體生理生化反應過程的重要藥用活性原料。綜合開發(fā)這些副產物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從中獲取療效獨特的藥用物,用于調節(jié)和治療人類疾病,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價值。8

**魚肝和魚尾食品:**鮟鱇魚肉初級加工后魚尾、魚肝被丟棄,不僅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還是對未開發(fā)利用資源的一種浪費。當前,人們采用新加工技術結合傳統(tǒng)方式,研制開發(fā)出了既滿足自身需求又具有市場前景的系列魚尾和魚肝類休閑產品,例如,采用鹽漬發(fā)酵法腌制魚肝、冷凍法保鮮魚尾、真空加工魚肝罐頭等。8

**魚皮和魚肚食品:**鮟鱇魚皮和魚肚中的多糖類、蛋白類、脂質類等有較高營養(yǎng)價值。目前,基于魚皮和魚肚為原料制備出了賽海參和梅花肚類食品,還采用微波膨化技術開發(fā)了高營養(yǎng)價值且方便攜帶的膨化魚皮休閑食品。8

**其它加工食品:**鮟鱇魚一些其它部位也能被加工成了一系列食用產品。魚腸加工制成魚鹵,魚頭熟制成魚頭米產品,丹桂肉制備成賽干貝等。8

營養(yǎng)價值鮟鱇魚具有較高營養(yǎng)價值,其魚肉因品質細膩滑嫩和味道鮮美,能夠與河鲀媲美。利用多種烹制方式處理鮟鱇魚或其可食用部位,料理出的菜肴味道鮮美可口。故鮟鱇魚全身被普遍地認為寶貴食材,簡單加工處理成的食品即可食用。鮟鱇的肝、胃和卵巢等組織部位具有獨特營養(yǎng)價值,含有維生素較豐富、脂肪量低等特點,例如,魚肝大鮮嫩、較低的膽固醇量及較高經濟營養(yǎng)價值,常常被比作美味類似鵝肝的珍饈。此外魚肚大似豬肚,是美味的餐桌食材,其頭鰭骨可烹制做成美味營養(yǎng)湯類或菜肴。8

種群現(xiàn)狀英國《每日郵報》2015年8月6日報道,科學家們日前在墨西哥灣深海中發(fā)現(xiàn)怪異鮟鱇魚新物種,其頭頂長有更為怪異的發(fā)光組織。9

這種新的鮟鱇魚是在墨西哥灣1000米到1500米深海中發(fā)現(xiàn)的。它的頭頂長有明亮的橙色附肢,很像昆蟲的腿,嘴巴周圍長有觸須。研究人員已經捕捉到3條雌性新鮟鱇魚,并將其作為標本。它們的體長介于30到95毫米之間。鮟鱇魚生活在深海中,那里絕對沒有陽光可以到達。在這種深度,唯一的光源就是生物發(fā)光,這意味著它們自己就會成為光源。9

鮟鱇魚利用頭頂附肢充當釣竿,吸引小魚靠近其嘴部,然后張嘴吞噬。與此同時,在深海中,海水壓力十分巨大。在這種情況下,為尋找食物而發(fā)生的戰(zhàn)斗非常激烈,鮟鱇魚顯然已經適應了這里的環(huán)境。它們利用頭頂上的附肢充當魚竿,并散發(fā)光芒吸引小魚靠近,隨后用大嘴吞噬。9

薩頓稱:“發(fā)現(xiàn)這種新的魚類物種證明,我們在廣闊海洋中的生命探索任務遠未完成?!?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王建林 - 教授 - 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