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萬物蓬勃生長,正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期。為了讓孩子少生病,更好地長高增重,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期幫孩子調(diào)理。這段關(guān)鍵時間的調(diào)理重點,主要是這三點:
第一,消積食:孩子的感冒、發(fā)燒,90%都是由于積食引起的,所以我每天都在提醒家長要堅持“10秒判消化”,觀察孩子的舌苔、口氣、大便、睡眠,若有一項或以上不正常,孩子大概率是積食了。積食時要及時地用“4招”助消化,吃少、吃素、吃軟、吃三星湯,堅持2~3天。日常也要注意控制孩子飲食,少吃肥甘厚膩的食物,日常保健每周一次三星湯。
第二,祛濕氣:夏季濕邪當(dāng)令,困阻中焦脾土,中焦運化失利,孩子就容易出現(xiàn)積食、舌苔水滑、白膩苔或黃膩苔、大便稀爛、不成型等濕氣重的表現(xiàn)。濕邪和積食互相交織,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進一步損傷脾胃,抵抗力變差,容易受到病邪的侵犯。因此,當(dāng)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濕氣重的情況,要及時地幫孩子祛濕,可以用四星湯、五星湯、木棉花鯽魚湯等食療。
第三,健脾胃:祛濕不健脾,濕氣祛了很快就會卷土重來。只有顧護好脾胃,脾胃能力強健,水濕才能正常排泄到體外;如果脾胃虛弱,無論怎么祛濕都只是暫時的事,濕氣很快又會困重起來。所以家長不能只一味地祛濕,還要在孩子消化好、無病痛時健脾,脾胃狀態(tài)好,自然能有充足的營養(yǎng)來源,抵抗力跟著增強,病痛也會少。
茯苓,最適合孩子用的祛濕食材
夏季健脾祛濕的食材,我推薦用茯苓,《兒童食療大全》中也有不少用到茯苓的食療方。茯苓自古被視為“中藥八珍”之一,又有“四時神藥”的美譽?!队盟幮姆ā分杏涊d:“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圣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qū)??!?/p>
總的來說,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肺、脾、腎經(jīng),能健脾和胃、利水滲濕、寧心安神。小兒臟腑嬌嫩,日常保健我一般不建議用祛濕力度太強的食藥材。茯苓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氣,既能祛濕邪,又能扶正氣,很適合脾虛有濕、脾不健運的孩子。
我經(jīng)常看到有家長問,茯苓是不是就是土茯苓?兩者有什么不一樣?下面我就用一張表,讓家長更好地認(rèn)識這兩個食藥材。
孩子脾常不足,容易因為錯誤的喂養(yǎng)習(xí)慣,滋生內(nèi)濕,這時濕滯困在脾胃,可以選擇用茯苓健脾祛濕;如果孩子有濕疹或濕氣重伴有熱證時,可以選擇用土茯苓,清熱祛濕。
一道茯苓食療方,孩子夏季祛濕必備
茯苓一般會用來煲湯、煲粥或者打成粉做糕點。下面給家長推薦一道茯苓的食療方——茯苓粥,尤其適合長期脾虛、大便不成型的孩子。每周可以給孩子吃1~2次,整個夏天都能用。
夏季給孩子喝粥是很好的飲食形式,首先,粥軟爛溫?zé)?,孩子容易吸收,可以減輕脾胃的壓力;其次,喝熱粥能微微發(fā)汗,濕隨汗出,有助于祛濕;第三,喝粥能驅(qū)散寒氣、生發(fā)胃津;最后,粥能夠與各種食材搭配,又不會破壞食材的功效。因此,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體質(zhì)和癥狀定制食療方,加減食藥材,靈活運用。
茯苓粥
材料:茯苓15克,大米50克
做法:大米和茯苓加適量水,同煮粥即成。
功效:祛濕健脾、養(yǎng)心安神。
宜忌:適用于胃強脾虛的癥狀。2 歲以上辨證服用。 蠶豆病可以用。
● 長期脾虛、脾胃虛寒,加陳皮1克
兒為虛寒,孩子又天生脾常不足,所以很多孩子都是脾胃虛寒的。這類孩子往往眼袋偏青色、經(jīng)常流口水、舌頭胖大、舌苔膩、出虛汗、瘦小易病。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有以上的癥狀,可以在上方加入健脾燥濕的陳皮,加強健脾祛濕的力度。
但家長要注意,如果孩子有熱證時不能用陳皮,也不能每天給孩子吃,否則容易破氣,損耗孩子的陽氣。
● 睡不安穩(wěn),加蓮子5克
夏主心,立夏以后,心陽會逐漸旺盛起來。小兒心常有余,這種情況會更為明顯,特別容易心火旺。情緒上容易煩躁不安、睡眠也不安穩(wěn),出現(xiàn)入睡困難、翻來覆去的情況。心主神,養(yǎng)心必先安神,家長注意不要讓孩子玩得太瘋,保持心態(tài)平靜。另外,家長可以在上方加入蓮子,一方面能補脾,另一方面還能清心火。但家長要注意,加入蓮子前要先把蓮子心去掉。
● 容易積食,加山楂5克
上面提到,夏季濕邪困脾,所以孩子會更容易出現(xiàn)積食的情況。無法消化的水谷精微滯留在脾胃,身體自然會對食物抗拒,表現(xiàn)出來就是孩子不愛吃飯、胃口差。這時,家長不妨在上方的基礎(chǔ)上加入5克的山楂,幫孩子消積食。山楂味酸,煮成粥后,家長還可以在粥里加入適量的黃糖,做成甜粥。酸酸甜甜的味道,讓孩子更容易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