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奇葩蜥蜴迷惑行為大賞:頭上冒泡,遇敵蛻鱗......

蝌蚪五線譜
專注做權(quán)威、有趣、貼近生活的互聯(lián)網(wǎng)科學傳播
收藏

在爬行動物大家族里,比起一張大嘴吃八方的鱷魚,背著龜殼或皮革的龜類,還有另外令人起雞皮疙瘩的蛇,蜥蜴的存在感相對弱一些,可你知道嗎,蜥蜴家族的“奇葩”也多著呢!

每年的8月14日是國際蜥蜴日,今天就讓我們一一領(lǐng)教奇葩蜥蜴的迷惑行為……

01

LIZARD

聰明的“潛水員”——水生安樂蜥

水生安樂蜥(water anole)是一類原產(chǎn)于哥斯達黎加西海岸的蜥蜴。之所以被稱為“聰明的潛水員”,是因為它掌握了一種“水肺潛水”(scuba diving)的技能。

2021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態(tài)與進化生物學系碩士、加拿大女王大學博士Christopher Boccia對水生安樂蜥進行了深入研究。

他將6種不同的水生安樂蜥放入裝滿水的水箱中,發(fā)現(xiàn)這些水生安樂蜥會先大大地呼一口氣,給自己的鼻子上呼出一個膨脹的氣泡。當水生安樂蜥需要吸氧的時候,再從這個氣泡中吸取氧氣,氣泡也因為氧氣的減少而相應(yīng)地往鼻子里縮。

圖片

一只水生安樂蜥頭部特寫鏡頭,它的鼻子上有個供呼吸的氣泡(Lindsey Swierk 攝)

研究人員還用氧氣傳感器測量了氣泡里的氧氣飽和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水生安樂蜥在水下待的時間越長,氣泡里的含氧量就越低,這表明水生安樂蜥確實在消耗氣泡里的氧氣。把自己呼出氧氣存在氣泡里,用的時候再從氣泡里吸取,這就是“水肺潛水”技能,實質(zhì)上是一種“再呼吸”行為。

氣泡對水生安樂蜥的作用,就好比潛水員背著的“水肺罐”。依靠“水肺潛水”技能,水生安樂蜥能在水下停留長達十幾分鐘之久!

此外,Christopher Boccia博士還認為,這個氣泡或能充當“物理鰓”用,幫助水生安樂蜥從水中收集更多的氧氣,而氣泡中積累的二氧化碳,還能通過“擴散”從氣泡的表面逸入水中呢,從而形成呼吸的循環(huán)過程。

圖片

一只潛入水中的水生安樂蜥(Lindsey Swierk 攝)

練就如此技能,水生安樂蜥也實屬被逼無奈。一方面,水生安樂蜥被很多捕食者盯著,而它逃跑的速度不佳,很容易被追上,所以它們長期在水下潛著,以避免捕食者發(fā)現(xiàn)。

另一方面,水生安樂蜥愛吃的幾種昆蟲主要生活在水下,所以要經(jīng)常進行“水下作業(yè)”。生活的壓力,成就了這位最聰明的“潛水員”!

圖片

水生安樂蜥在水下呼吸時的場景

02

LIZARD

酷炫的“蜘蛛俠”——姆萬扎平頭飛龍蜥

你相信有的蜥蜴和漫威英雄蜘蛛俠“撞衫”了嗎?生活在非洲坦桑尼亞、盧旺達和肯尼亞等地的姆萬扎平頭飛龍蜥(Mwanza flat-headed rock agama),又被譽為“蜘蛛俠蜥蜴”,這是因為雄性姆萬扎平頭飛龍蜥的頭部、頸部和肩部呈鮮紅色或紫色,身體則是深藍色的,和酷炫的蜘蛛俠簡直不能再像!

圖片

左圖為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里的一只雄性姆萬扎平頭飛龍蜥(Christian Mehlführer 攝),右圖為《Web of Spider-Man》#129.1(2012年10月)中的蜘蛛俠,由麥克·麥克科和莫里·霍洛威爾繪制。

圖片

連姿勢都高仿蜘蛛俠的雄性姆萬扎平頭飛龍蜥(哈蒙JP 攝)

姆萬扎平頭飛龍蜥的兩性差別很大,與雄性的酷炫相比,雌性姆萬扎平頭飛龍蜥顯得黯然失色,她們大多數(shù)呈是不起眼兒的棕色,很難與其他物種的雌性蜥蜴辨別開來。不過平淡有平淡的好處,雌性姆萬扎平頭飛龍蜥的體色不那么引敵注目。

白天,不管是雄性還是雌性,都會經(jīng)常在炎熱的天氣里趴在巖石或山丘上曬太陽。但到了晚上(或是受到驚嚇的時候),雄性姆萬扎平頭飛龍蜥會將酷炫的“蜘蛛俠”外衣變成褐色,這樣可能出于保護自己的目的,敵人就不那么容易發(fā)現(xiàn)它了。

圖片

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里的一只雌性姆萬扎平頭飛龍蜥(D.Gordon E. Robertson 攝)

另外,雄性姆萬扎平頭飛龍蜥與蜘蛛俠相似的地方可不止身上那件“外套”。蜘蛛俠會飛檐走壁,而如果遇到緊急情況的話,雄性姆萬扎平頭飛龍蜥除了會用兩條后腿奔跑,還能爬上垂直的墻壁。姆萬扎平頭飛龍蜥靈巧的身法并不能逃脫人類的“魔爪”。

在肯尼亞,它們的自然棲息地已被人類入侵漸漸侵蝕,但與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在于,姆萬扎平頭飛龍蜥居然開始試著與人類共同生活,比如將當?shù)鼐用竦拿┎菸莓敵勺约旱募摇?/p>

圖片

雄性姆萬扎平頭飛龍蜥趴在陡峭的巖石上(Stig Nygaard 攝)

03

LIZARD

自虐的“逃跑者”——鱗虎

說到逃跑,蜥蜴家族可謂是“人才濟濟”,有的一溜煙兒小跑,有的自斷尾巴……可你知道最狠、最自虐的“逃跑者”是誰嗎?

19世紀,科學家在馬達加斯加、科摩羅等島嶼發(fā)現(xiàn)了一類“自虐”的壁虎。它們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能自動蛻掉鱗片,裸露出“身體”來迷惑敵人,再趁機逃跑,這就是鱗虎類。1867年,Grandidier確認了鱗虎類的第一個種:珠鱗守宮(Geckolepis typica)。

此后,陸續(xù)又有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會這種“自虐逃跑法”的斑鱗虎(Geckolepis maculata)、科摩羅鱗虎(Geckolepis humbloti)、多鱗虎(Geckolepis polylepis)。

圖片

鱗虎類中第一個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種——珠鱗守宮(Grandidier, 1867)

2017年,Scherz MD等學者在馬達加斯加北部的安卡拉納國家公園的喀斯特地形的石灰?guī)r山中,發(fā)現(xiàn)了鱗虎類的新種——大鱗鱗虎(Geckolepis megalepis),它不僅和鱗虎類其他成員一樣可以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蛻掉鱗片逃跑,而且還擁有鱗虎家族中最大的鱗片。

圖片

A、B圖為未蛻鱗前的大鱗鱗虎;C圖為蛻鱗后的大鱗鱗虎,特殊標記的地方是大鱗鱗虎的鱗片底部的透明“撕裂區(qū)”。(Scherz MD、Daza JD、K?hler J、Vences M、Glaw F等 攝)

關(guān)于鱗虎的“蛻鱗”機制,1985-1990年間,C. Schubert等學者進行了研究,認為鱗虎通過收縮皮膚基部的“肌纖維母細胞”來實現(xiàn),鱗片并不是僅僅從皮膚上蛻下來的,而是從這層特殊的“肌纖維母細胞”上分離的,這個分離區(qū)域又被稱為“撕裂區(qū)”(splitting zones)。

蛻鱗片的同時,鱗虎的血管也會盡量收縮,以最大限度地保證不必要的血液流失。

鱗片脫落之后,鱗虎會有一段時間處于這種皮膚裸露的狀態(tài),不過不要緊,幾周之后它們的鱗片就能再生出來。

04

LIZARD

粗暴的“干飯人”——凱門鱷蜥

爬行動物界“吃相難看”的家伙可太多了,鱷魚的“死亡旋轉(zhuǎn),”蟒蛇的“囫圇吞棗”,鱷龜?shù)摹耙坏秲蓴唷?。在蜥蜴家族,也有一類粗暴的“干飯人”:圭亞那凱門鱷蜥(Dracaena),又稱閃光蜥。

凱門鱷蜥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和圭亞那等國家。它酷愛待在沼澤地,以及一些被洪水淹沒的林區(qū)。凱門鱷蜥大部分時間都在垂懸于水面的樹枝上曬太陽。這樣,一方面能曬太陽,另一方面有危險時馬上跳進水里避敵。

圖片

左圖:布拉格動物園里一只伏在樹木上的凱門鱷蜥(Jiel Beaumadier 攝);右圖:在水中潛水的凱門鱷蜥(TimVickers 攝)

在凱門鱷蜥生活的水域及其附近,遍地都是它愛吃的東西:蝸牛、魚、兩棲動物、螃蟹、小龍蝦、蛤蜊……是的,凱門鱷蜥愛吃的多是有硬殼的。凱門鱷蜥的頭又大又粗壯(通常是紅色或橙色),下頜的肌肉超級發(fā)達,牙齒又圓又鈍,這有助于它們壓碎并吃掉蝸牛、小龍蝦和淡水蛤蜊等帶殼的獵物。

凱門鱷蜥尤其愛吃蝸牛,它吃蝸牛的時候,先把蝸牛咬在嘴里,然后仰起腦袋,讓蝸?;胱彀秃蟛浚院笱腊盐伵核?,再把蝸牛殼吐出來,有時候甚至不吐殼,連殼帶肉一起咽下去。

這還不算什么,個別極其兇悍的凱門鱷蜥甚至會咬碎黃頭側(cè)頸龜?shù)凝敋み吘壊糠?,吃龜肉?/p>

圖片

左圖:凱門鱷蜥的牙齒又圓又鈍(來源:WordPress);右圖:凱門鱷蜥把蝸牛殼壓碎,連肉帶殼一起吞掉(來源:Biolib)

干飯如此粗暴的凱門鱷蜥,長相也十分威武,它的四肢短而粗壯,一條大尾巴長而扁平,最大個體可達1.2米左右,和凱門鱷有幾分相似之處,難怪它的名字里也有“凱門”。

圖片

左圖:圣保羅動物園的寬吻凱門鱷(Miguelrangeljr 攝);右圖:凱門鱷蜥外形與凱門鱷頗為相似(來源:tumblr)

你覺得哪種蜥蜴最奇葩?圖片

圖片

【冷知識】名叫“蜥蜴”,不是蜥蜴

楔齒蜥屬(Sphenodon)俗稱喙頭蜥、新西蘭鱷蜥、背刺鱷蜥,是生活在新西蘭的珍稀爬行動物,外形酷似蜥蜴,但不屬于蜥蜴和蛇所在的“有鱗目”,也不屬于“鱷目”、“龜鱉目”,而是獨立而古老的“喙頭目”(三疊紀中期就已出現(xiàn)),也是該目中的僅存成員。目前全世界范圍內(nèi),僅分布于新西蘭科克海峽中的若干島嶼上,但因由于鼬類、嚙齒類動物的入侵,其生存情況相當不好。

圖片

在石頭上休息的楔齒蜥(來源:ChongDae)

參考文獻:

[1]Boccia, Christopher K.; Swierk, Lindsey; Ayala-Varela, Fernando P.; Boccia, James; Borges, Isabela L.; Estupi?án, Camilo Andres; Martin, Alexandra M.; Martínez-Grimaldo, Ramón E.; Ovalle, Sebastian; Senthivasan, Shreeram; Toyama, Ken S. (2021-07-12). "Repeated evolution of underwater rebreathing in diving Anolis lizards". Current Biology. 31 (13)

[2]Magazine, Smithsonian; Gamillo, Elizabeth. "Diving Anole Lizards Use Bubbles to Breathe Underwater". Smithsonian Magazine. Retrieved 2021-10-19.

[3]Baeckens, Simon; Temmerman, Marie; Gorb, Stanislav N.; Neto, Chiara; Whiting, Martin J.; Van Damme, Raoul (2021-10-01). "Convergent evolution of skin surface microarchitecture and increased skin hydrophobicity in semi-aquatic anole lizard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24 (19)

[4]Menegon, M.; Spawls, S.; Wagner, P.; Beraduccii, J. (2014). "Agama mwanza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4

[5]Spawls, S.; Howell, K. M.; Drewes, R. C. (2006).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of East Afric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6]Kennedy,A.S., & Kennedy, V. (2014). Animals of the serengeti: And ngorongoro conservation area. Princeton, UNITED STAT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Scherz, Mark D.; Daza, Juan D.; K?hler, J?rn; Vences, Miguel; Glaw, Frank. Off the scale: a new species of fish-scale gecko (Squamata: Gekkonidae: Geckolepis) with exceptionally large scales. PeerJ. 2017, 5

[8]Voeltzkow, Alfred. T?gliches Leben eines Sammlers und Forschers auf Exkursionen in den Tropen. Bericht über die Senckenbergische naturforschende Gesellschaft. 1893, 1893: 43–50.

[9] Schubert, C.; Steffen, T.; Christophers, E. Weitere Beobachtungen zur "dermolytischen Schreckh?utung" bei Geckolepis typica (Reptilia, Gekkonidae). Zoologischer Anzeiger. 1990

[10]Schubert, C.; Christophers, E. "Dermolytische Schreckh?utung"—ein besonderes Autotomieverhalten von Geckolepis typica (Reptilia, Gekkonidae). Zoologischer Anzeiger. 1985

[11] "Caiman Lizard | the Dallas World Aquarium". 7 January 2010.

**本文作者:****瞿十一,****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碩士,**商周考古方向。

END

蝌蚪五線譜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注明來源

責編/心與紙

評論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士級
練就如此技能,水生安樂蜥也實屬被逼無奈。為的是避免捕食者發(fā)現(xiàn)和生活的壓力,成就了這位最聰明的 " 潛水員 "!
2022-08-15
坦 蕩 蕩
少師級
依靠“水肺潛水”技能,水生安樂蜥能在水下停留長達十幾分鐘之久!這也是長期進化出來的生存技能。
2022-08-15
CZH科普
大學士級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動物界的不少動物為了保護自己,都有各自的應(yīng)急辦法和方式,脫離險境,如,奇葩蜥蜴的迷惑行為。
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