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pular Science
利維坦按:
每次不論洗澡還是游完泳上岸,就會發(fā)現(xiàn)指尖因為長久泡在水里起了褶子,而身體的其他部位卻不會,這個現(xiàn)象確實困擾了我好多年,畢竟那褶子……很難說是賞心悅目的。不過另一方面,想到我們的大腦不需要泡水就能有如此景觀(只是我們自己很少有機會能看到罷了),仿佛也能接受了一點。
在浴缸里多泡一會,或者在泳池里多游幾圈,你的手指就會發(fā)生“劇變”。如果手指上的類脊狀表皮有輕微螺紋,這些螺紋就會吸飽水分,呈西梅干狀,十分丑陋。
我們對手指這種“劇變”早已司空見慣,卻又迷惑不解。人們把身體浸沒在水中時,只有手指和腳趾皮膚才會皺縮,而前臂、軀干、腿部和臉部等其部位的皮膚卻和未泡水一樣,不隨之改變。
數(shù)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這種浸水導致手指腳趾皮膚起皺的現(xiàn)象。其首因是什么,多數(shù)科學家都對此困惑不已。最近,研究人員熱衷于探究這種現(xiàn)象作用何在。聽起來更有趣的或許是,手指皮膚起皺能反映出自身健康問題。
(www.bmj.com/content/1/6060/551.2)
(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urology/article-abstract/577244)
人們認為,40℃溫水最有利于皮膚起皺,在此溫度下,皮膚起皺只需3.5分鐘左右。若溫度降低至20℃,該過程可延長至10分鐘。然而,多數(shù)研究發(fā)現(xiàn),在水中浸泡30分鐘時,皮膚褶皺程度將達到峰值。
(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249-015-0515-4)
? Science ABC
滲透作用(osmosis)是指,水分子可以穿過細胞膜以平衡皮膚內(nèi)外液體滲透壓,指尖皮膚發(fā)生皺褶是一種被動反應。水通過滲透作用進入細胞,手指上層皮膚吸水腫脹。早在1935年,科學家便開始猜想,認為該過程不止于此。
(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439-016-1764-6)
正中神經(jīng)(median nerve)是沿手臂到手部的主要神經(jīng)之一。正中神經(jīng)功能繁多,其一就是控制所謂“交感神經(jīng)活動(sympathetic activities)”,例如出汗和血管收縮。醫(yī)生對該神經(jīng)受損的病人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的手指泡水時并未出現(xiàn)起皺現(xiàn)象。該發(fā)現(xiàn)表明,指尖皮膚浸水是否發(fā)生起皺現(xiàn)象,由神經(jīng)系統(tǒng)決定。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mus.10323)
(pubmed.ncbi.nlm.nih.gov/6875230/)
來自13只手指皮膚在浴缸浸泡發(fā)生的皺縮,其他身體部位卻未發(fā)生改變。? ResearchGate
上世紀70年代,醫(yī)生們對此進行研究,為上述觀點進一步提供了證據(jù)。有些神經(jīng)受損會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控制血液流動等無意識過程。他們提出,人們可以把手放在水中,用這種小測試來評估神經(jīng)受損程度。
2003年,新加坡國立大學醫(yī)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in Singapore)神經(jīng)學家艾納·懷爾德·史密斯(Einar Wilder-Smith)和艾德琳·喬(Adeline Chow)對志愿者進行研究,他們讓志愿者把手放在水中,并監(jiān)測其血液循環(huán)狀況,他們發(fā)現(xiàn),當志愿者指尖起皺時,其手指血流量會明顯下降。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mus.10323)
神經(jīng)科學家給健康志愿者手指上涂抹可使血管暫時收縮的局部麻醉霜,結果發(fā)現(xiàn)志愿者手指也出現(xiàn)了褶皺現(xiàn)象,其褶皺程度于與泡水時類似。
(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026286203000207)
曼切斯特城市大學(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神經(jīng)科學家、心理學家尼克·戴維斯(Nick Davis)一直以來都在研究指尖皺褶現(xiàn)象,他說,“手指起皺自有其緣由。手指表面血液供應量變小,所以指墊變得蒼白?!?/p>
懷爾德·史密斯與其同事認為,當手泡在水中時,手上汗腺管便開始擴張,水進入皮膚,最終導致皮膚鹽分失衡。鹽分失衡促使手指神經(jīng)纖維放電,引發(fā)血管周圍汗腺管收縮,而汗腺管收縮又使得指尖肉質(zhì)區(qū)域體積減小,向下拉動表層皮膚,最終使其扭曲成褶皺。褶皺樣式取決于皮膚最外層——表皮與下面幾層皮膚的固定方式。
(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286-004-0172-4)
加泰羅尼亞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atalonia)生物力學工程師巴勃羅·賽維納(Pablo Saez Vi?as)利用計算機建模測試這一機制,他表示,也有跡象表明,皮膚外層也可以輕微腫脹,由此加重了褶皺程度。然而,僅憑滲透作用,皮膚需要腫脹20%才能形成肉眼可見的褶皺,這種擴張著實駭人。但當皮膚上層略微腫脹,同時下層收縮,褶皺會愈加明顯。
他說,“你需要讓兩者褶皺程度處于正常水平。有些人不會產(chǎn)生此類神經(jīng)反應,也就不會起皺?!?/p>
如果起皺現(xiàn)象真是由神經(jīng)控制,就意味著我們身體在水中時會做出主動反應。戴維斯說,“這意味著,起皺現(xiàn)象必有其緣由,并會給我們帶來好處。”
人類祖先走在濕滑巖石上或覓食貝類時,泡水引起的褶皺或許會增加抓地力。? Alamy
戴維斯的孩子在洗澡時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手指會起皺。最近戴維斯正在研究這個問題及其潛在好處。2020年,500名志愿者訪問倫敦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 in London),在他們的幫助下,戴維斯測量了人們抓握塑料物品所需的力。
結果盡在預料之中,在手掌均未起皺的情況下,雙手浸濕的人需要比雙手干燥的人用更大的力,顯然,干燥的手掌握力更好,但當這些人把手放在水里泡幾分鐘,等到手起皺時,即便手是濕的,其握力也會介于前兩者力度之間。
(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53185#sec008)
戴維斯說,“結論顯而易見,皺褶增大了手指與物體間摩擦力。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手指對這種表面摩擦的變化十分敏感,以保障我們能夠以更少的力來握住物體?!?/strong>
戴維斯讓志愿者們抓握的物體不過幾個硬幣重,需要的握力很小,但如果在潮濕環(huán)境中從事體力勞動,這種摩擦力的改變就彌足輕重。
戴維斯說,“這樣你便不必用力擠壓以抓住物品,手上肌肉就會稍作放松,也就能工作更長時間?!?/p>
? OFM
另有一些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人們指尖起皺時拿物體會更加輕松,這恰好與戴維斯的發(fā)現(xiàn)不謀而合。2013年,英國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 in UK)一神經(jīng)科學家團隊組織志愿者進行實驗,讓他們將玻璃球和釣魚用砝碼(fishing weights)從一容器移至另一容器內(nèi)。
實驗分兩類,一類是將物體置于干燥環(huán)境中,另一類是將物體放在裝滿水的容器底部。實驗結果表明,志愿者雙手未起皺時,傳遞濕潤物體用時要比傳遞干燥物體多17%。但當雙手起皺時,傳遞這些物品耗時要比其雙手浸濕卻未起皺時少12%。有趣的是,無論手指起不起皺,志愿者傳遞干燥物體用時并無差別。
(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full/10.1098/rsbl.2012.0999#d3e279)
關于泡水起皺之事尚有謎團未揭開,著實令人困惑——女性從泡水到起皺用時比男性長。
一些科學家表示,指尖、腳趾上褶皺的作用可能與輪胎上的凹槽或鞋底一般。褶皺產(chǎn)生“溝壑”,這有利于水從物體與手指腳趾的接觸點向外排出。
這表明,人類可能在過去某個時候進化出手指腳趾起皺機制,幫助我們握住濕滑物體,增大表面摩擦力。
湯姆·斯馬爾德斯(Tom Smulders)是紐卡斯爾大學一位進化神經(jīng)系統(tǒng)學家(evolutionary neuroscientist),2013年那次研究便是由他牽頭,他說,“起皺現(xiàn)象似乎可以增大水下抓地力,我認為,這種現(xiàn)象有兩大有關因素:其一是在十分潮濕的環(huán)境中運動,其二是在水下移動物體?!崩?,當人類祖先穿行在濕滑巖石上或手握樹枝時,起皺現(xiàn)象便舉足輕重了。再者,起皺現(xiàn)象能讓人類祖先覓食貝類等食物時更加得心應手。
目前,在其他靈長類動物中,人們只在日本獼猴身上發(fā)現(xiàn)了手指泡水起皺現(xiàn)象。? Planet Zoo Wiki
斯馬爾德斯說,“唯有人類才會在水下移動物體,而在其他靈長類動物或許也會在潮濕環(huán)境中運動?!焙谛尚傻葎游锱c人類親緣最近,但人們卻并未發(fā)現(xiàn)黑猩猩手指有起皺現(xiàn)象,但日本獼猴(Japanese macaque monkey)在水中長時間“沐浴”后,手指浸入水中卻會起皺。目前人們對其他靈長類的細致觀察并不充分,尚未有充足證據(jù)證明其他靈長類相去幾何,但并不代表這些動物身上不會發(fā)生起皺現(xiàn)象?!皩Υ宋覀?nèi)允且活^霧水,”斯馬爾德斯說。
(www.karger.com/Article/FullText/328223)
關于起皺現(xiàn)象何時會在人類身上發(fā)生這件事,還有幾個有趣的點。在鹽水中,指尖褶皺程度更輕,起皺所需時間也比在淡水中更長?;蛟S是因為,在海水中,皮膚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鹽度梯度(salt gradient)較低,因此,引起神經(jīng)纖維發(fā)電的鹽失衡程度會更低。由此得出,起皺現(xiàn)象是一種適應機制,幫助我們祖先生活在淡水環(huán)境中,而非是沿著海岸線生存。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266768105000021?via%3Dihub)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266768105002895)
這個問題懸疑未決,有人認為這僅僅是巧合性生理反應,并不是一種適應機制。
令人咋舌的是,這個問題還有其他謎團,讓人百思不解。例如,女人泡水起皺耗時比男人長。為什么正常情況下皮膚起皺后10-20分鐘就會恢復正常?指尖褶皺是否能顯著影響我們抓握干燥物體?可以確定的是,雙手濕潤時,手指上的褶皺可以增大握力,但當雙手干燥時,褶皺是否會影響握力?為什么手指不一直處于褶皺狀態(tài)呢?
(juniperpublishers.com/jojdc/JOJDC.MS.ID.555588.php)
? Andrii Biletskyi/Alamy
原因之一可能是,褶皺也會導致觸摸感發(fā)生變化。我們的指尖遍布神經(jīng),皮膚這種凹凸變化會改變我們接觸物體時的觸摸感(盡管一項研究表明,這并不會影響我們通過觸摸區(qū)分物體的能力)。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85627/)
戴維斯說,“一些人對此深惡痛絕,他們覺得用皺巴巴的手指撿東西詭誕不經(jīng)。這可能是由于皮膚感受器(skin receptor)的平衡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但也可能涉及心理層面。調(diào)查其原因的過程可能會妙趣橫生,但手指起皺并不總是大有裨益?!?/p>
然而,手指腳趾泡水起皺可以反映出一些關鍵信息,讓我們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其表現(xiàn)方式往往令人意想不到。例如,患有牛皮廯和白癜風等皮膚病的人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起皺。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患者手掌和手指在泡水時起皺簡直是高岸深谷,十二萬分。人們還注意到,囊性纖維基因攜帶者也會出現(xiàn)此類情況?;加行吞悄虿。╰ype 2 diabetes)的患者把手放在水中時,有時其手部起皺程度會明顯降低。同樣,心力衰竭患者泡水起皺程度也會下降,也許心血管系統(tǒng)紊亂難逃其咎。
(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dermatology/fullarticle/394464)
(diabetesjournals.org/care/article/7/3/224/32740/Decreased-Skin-Wrinkling-in-Diabetes-Mellitus)
(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286-010-0109-z)
手指的不對稱褶皺——盡管泡水時間相同,一只手比另一只手起皺程度要低——人們認為,這表明身體一側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已不能正常運行,是帕金森癥的早期預兆。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753332201000889?via%3Dihub)
為什么是手指和腳趾在水中先起皺,這個問題懸而未決,出人意表的是,對于醫(yī)生來說,我們那像西梅干般的手指腳趾可以向他們提供有用信息。
文/Richard Gray
譯/Zhao Hang
校對/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20620-why-humans-evolved-to-have-fingers-that-wrinkle-in-the-bath
本文基于創(chuàng)作共享協(xié)議(BY-NC),由Zhao Hang在利維坦發(fā)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